
發佈時間:14:30 2025-08-15

有「最神秘軍校」之稱的中國海軍潛艇學院,在今年建校七十二年之際向女性敞開大門,十名來自全國不同省市的應屆高考女高才生獲取錄,成為首批女學員,在未來四年接收嚴格訓練,為日後深海作戰打好基礎。
中國海軍潛艇學院是亞洲唯一專業培養潛艇作戰、防險救生及水下作戰人才的高等殿堂。學院成立至今培育十餘萬名海軍人才,亦是將軍搖籃,出了一百三十多名將軍,五人更擁上將軍銜。
被喻為「最神秘軍校」的潛艇學院,在去年中國海軍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際首度對外開放,媒體與市民不僅參觀了潛艇學院的綜合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宿舍與操練教室等設施,還安排了高年級學員在操場上展示「渡海登島四百米障礙」的操練,有參觀的市民盛讚大開眼界。
一直以來,外界對潛艇學院認識不多,就連百度地圖也找不到其正確位置,因此這次對外開放,令外界可略為窺探一二。惟潛艇學院依然非常審慎,對很多裝備器材實行攝影禁令,繼續保持一定神秘感。
平均取錄分數達六百三十
然而,海軍潛艇學院今年迎來了一場大轉變,在建校七十二年首次錄取女學員,十名來自不同省市的應屆高考女生將於九月入學,她們的高考分數平均達六百二十八點三分,比多所重點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還高。
就讀浙江省嚴州中學的汪陳悅,很久以前看過一部海軍主題紀錄片,藍天大海映襯下的海軍服令她十分嚮往,便有了加入海軍、為國守疆的志願。高考分數揭曉那天,全家人摒住呼吸守在電腦前。「六百四十七分!」汪陳悅興奮地喊道,她問父親,這分數夠上海軍潛艇學院嗎?由於潛艇學院是首次招女生,沒有可參考的歷年錄取情況,父親心裏也沒有底,但為了能讓女兒實現夢想,全家人都支持她填報這個志願,結果她亦圓夢。
另一名被取錄的女學員是來自江蘇的楊競悅,她的高考成績六百五十二分,自小便以加入海軍為目標的她誓言:「希望在此練就過硬本領」。十名女生就這樣承載着國家潛艇部隊性別多元化的歷史性跨越,成為學院一分子。
地處海濱城市青島的海軍潛艇學院,選址依山傍海,擁天然優勢,既能隱蔽訓練,更能快速回應黃海、渤海防務。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全由院士和國家卓越工程師領銜;另擁有一批在潛艇、防救、水聲、反潛等專業領域享有盛譽的創新團隊和知名專家。
超過百分之八十五的教員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百分之四十以上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從事潛艇作戰指揮及裝備使用教學的教員,大多數具有潛艇部隊的任職經歷。
中國海軍潛艇學院更是亞洲唯一專業培養潛艇作戰、防險救生及水下作戰人才的高等殿堂。學院構建了覆蓋常規潛艇、核潛艇與防險救生全領域的教學體系,通過潛艇戰術、水聲工程、水下目標識別等核心專業,將完備的本科、碩士、博士教育鏈條與實戰訓練深度熔鑄,形成獨特的教學科研生態。
對牙齒咬合有特殊規範
學院招收新學員的標準非常嚴謹,身高必須在一米六二至一米八五,無色盲色弱,眼底檢查正常、沒有嗅覺遲鈍,身體無腋臭;學員須通過學業、政治、心理、體能考核,明確排除慢性鼻竇炎患者,更對牙齒咬合有特殊規範,因為潛水時,水壓隨着深度增加而增大,對牙齒造成額外的壓力,若咬合不正確,可能導致牙齒間的壓力不均,引發疼痛或牙齒損傷。潛水員因要咬住器材如呼吸器或其他裝備,若咬合力不足,可能影響使用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在高度實戰化的訓練體系中,學員年均承受逾一千小時的高壓淬煉,在模擬艙的幽閉環境中反覆演練應急逃生。
在創校七十二載歲月裏,共十萬餘名潛艇官兵從學院學成後走向深海,他們始終保持着深海般的低調,所有任務細節均受最高級別保密。這群畢業生中出了不少出類拔箤人才,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人晉升為將軍,其中五人更擁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張連忠、張定發、孫建國、袁譽柏和胡中明,袁譽柏更是首位任戰區司令員的海軍將領。
作為海軍核心作戰力量的孵化器,學院人才承擔着攻擊敵艦、近岸防護、突破海上封鎖三重戰略使命。其開發的虛擬訓練系統達到全球領先水準,學員在模擬艙經歷千次演練後,即可無縫銜接實戰。而學院研發的指揮自動化系統,正推動潛艇作戰從傳統「單打獨鬥」向「全網協同」的革命性質變。
中國海軍潛艇學院這座深海堡壘不可撼動的戰略地位,在波濤下靜默守護着國家的深藍疆域。

從木製模型到核動力 潛艇規模亞洲最大
一九五三年八月,中國在青島成立第四海軍學校,亦是潛艇學院的前身。當時,教員們僅憑前蘇聯的資料,在簡陋的板房中使用木製模型培養出首批潛艇骨幹。
首批完成學業的潛艇兵在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即海軍潛艇部隊正式成立的第十天,獨力操控兩艘前蘇聯舊式潛艇從旅順駛抵青島,成為中國海軍的里程碑。
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國第一艘自行製造的潛艇在江南船廠下水,翌年交付海軍入列。在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下,第一艘自主研製的核動力潛艇在一九七○年下水,讓潛艇部隊邁進新境界。時至今日,海軍潛艇部隊已經發展成擁有彈道導彈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常規動力等共七十多艘各式潛艇的部隊,規模上亞洲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