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時間:13:39 2025-07-30
發佈時間:13:39 2025-07-30
發佈時間:13:39 2025-07-30

香港昨日早上突遭暴雨侵襲,天文台一度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暴雨持續近兩小時,導致多區出現嚴重水浸。天文台助理台長鄭元中今早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出,此次雨勢在本地迅速生成,且具高度隨機性,現有氣象科技難以準確預測暴雨的時間和位置。
雨區發展急促 本地天氣誘發雷雨形成
鄭元中解釋,昨日主要受到華南沿岸廣闊低壓槽的影響,在合適的水氣和不穩定大氣條件下,雨區迅速於香港附近生成,形成強烈暴雨。他形容這些「喺頭頂發展嘅雨區」因突發性強,即使科技進步,仍難以提早掌握其動態。此次暴雨警告由黃、紅轉至黑色僅花65分鐘,與過往曾出現的40至55分鐘急速升級類似。
暴雨集中東南地區 覆蓋範圍細小但影響深遠
他補充,黑雨主要集中在港島、九龍及新界東南部一帶,包括西貢、將軍澳及南丫島等,累積雨量持續攀升。這類雷雨區一般覆蓋範圍僅約10公里,鄭以「開車10分鐘就橫跨晒」形容其局部性。若雨區稍向北移,新界受災範圍可能進一步擴大,因此下午亦一度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
天文台正面回應網民兩大質疑
1. 警告信號發出時間太尷尬? 對於部分市民批評天文台於繁忙上班時段發出紅雨及黑雨警告造成不便,鄭元中表示「完全理解」,惟暴雨發生具高度隨機性,天文台須根據即時雨量和發展狀況採取行動。他強調早在早上7時已發出特別天氣提示。
2. 港島優先?新界被忽略? 對於網上質疑港島才發黑雨,鄭反駁指「唔係嘅」,香港多區均設有雨量監測器,天文台根據整體雨量變化決定發出警告,不會偏重任何地區。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