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規管框架正式公布  平台、司機及車輛須領牌 司機經考試可取得5年許可證

更新時間:13:04 2025-07-16
發佈時間:13:04 2025-07-16

香港政府正式提出網約車規管方案,標誌着爭議逾十年的網約車問題邁向制度化。運輸及物流局日前公布建議框架,將涵蓋三大層面——平台、司機及車輛,並計劃在本屆立法年度內完成立法程序,最快於明年上半年提交附屬法例細節。

在司機方面,政府擬不設數量上限,但申請人須年滿21歲、持有駕駛執照一年以上,且過去五年不得有嚴重交通罪行紀錄。他們需通過指定考核,方可獲得為期五年的許可證。現有的士牌照持有人則可豁免考核,直接申請駕駛網約車資格。

至於車輛方面,每輛網約車須以個人名義登記,車齡不得超過七年,必須購買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並接受年度驗車。許可證有效期為一年,可續期但最多五年,不得轉讓。每輛車可註冊多個平台並接單,不受平台限制。

 

網約車平台方面,則須達到一系列門檻,包括為香港註冊公司、具備實際營運能力及行政設施,並提供資本投入與財力證明。平台牌照同樣為五年期,不得轉讓,當局將作中期評核以決定是否延續。平台需定期檢視旗下車輛與司機,設立投訴機制與司機評分系統。

政府亦強調監管責任,如平台安排無牌車輛或司機接載乘客,不但違反牌照條件,還可能須承擔刑事責任,被處監禁及罰款。此外,平台不得限制旗下車輛或司機登記其他平台,並須確保資料處理符合本地法律,所有營運資料需存放於本港。

在收費方面,平台可根據市場狀況自行訂定,但須於行程開始前清晰列明。政府同時考慮就每宗網約車行程徵費,用以支援的士業界升級服務,推動整個行業協同發展。

為保障交通秩序,運物局強調有必要對網約車車輛總量進行管控。政府引述研究數據指出,香港每日個人點對點交通服務人次約為88萬,其中的士佔近69萬,網約車佔約19萬,比例為八比二。七成受訪的士司機表示曾透過網約渠道接單,其中三分之一的載客行程經網約獲得,其餘則來自街上攔截。

儘管網約車需求上升,當局強調的士仍是主要交通工具,網約車應作為輔助角色,並可為乘客提供更多選擇。行政長官早前亦表示,網約車問題複雜但不應再拖,重申未來監管將以七大原則為基礎,包括平台運作、車輛規格、司機資格及保險要求等,目標是建構網約車與的士良性共存的交通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