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戲院結業 | 開業56年 6月2日結業

更新時間:13:29 2025-05-22
發佈時間:13:29 2025-05-22

尖沙咀海運戲院,這座屹立逾56年的地標,將於6月2日正式結束營業。嘉禾院線昨日宣佈,隨着租約到期,這個深受影迷喜愛的戲院將畫上句號。海運戲院自1969年開幕以來,見證了香港電影的發展,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影迷,成為了九龍區的重要娛樂據點。

1971年,武打巨星李小龍曾在此舉辦《唐山大兄》的義映晚會,該片在短短28天內創下超過100萬的票房,成為當時全港最高票房電影,這些歷史讓海運戲院成為不少人的集體回憶。為感謝影迷的支持,戲院將在結業前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包括限量電影商品和經典「盲盒場」,並於6月1日晚舉辦「最後尾場—經典盲盒場」的告別活動,讓影迷重溫昔日經典佳作。

 

 

多間歷史悠久戲院相繼結業

不過,海運戲院的結業並不是孤立事件,近年來香港電影市場持續低迷,已經有多間歷史悠久的戲院相繼結業。今年以來,除了海運戲院外,旺角的新寶戲院和嘉禾黃埔戲院也已結束營業,而太古康怡戲院則於5月28日宣佈關閉,這使得今年成為戲院結業潮的一個縮影。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的發言人田啟文指出,租金問題是導致戲院結業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戲院面臨高昂的租金與成本壓力,加上觀影率低下,這使得不少業主在租約到期後選擇結束營業。他強調,這並不是因為淡季的影響,而是整體市道的問題。他表示,政府在這方面的幫助有限,因為無法干預業主的租金政策,業界只能積極探索其他解決方案,例如拍攝更多優質電影來吸引觀眾。

 

疫後市民觀影習慣發生變化

影業協會理事長洪祖星對海運戲院的結業感到惋惜,尤其是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他提到,疫後市民的觀影習慣發生了變化,雖然大型電影仍然吸引觀眾,但一般電影卻鮮有人問津。這種變化,加上經濟環境的不佳,導致不少戲院的收入持續下滑,進一步影響了對電影製作的投入。

洪重申,希望政府能考慮適時調降戲院的租金,以穩定市場。他指出,許多戲院位於商場中,能夠有效吸引人流,這對於業界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此外,他也提到,政府近期舉辦的「全港戲院日」活動吸引了不少觀眾前往戲院,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來促進觀影。

隨着海運戲院的結業,尖沙咀一帶將只剩下四間戲院,包括彌敦道的「MCL The One戲院」、ELEMENTS圓方的「PREMIERE Cinemas」、K11的「MCL K11 Art House」和國際廣場的「英皇戲院」。這一系列的結業不僅是影迷心中的一段回憶,也反映出當前電影行業所面臨的困境。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支持措施,讓這個充滿情懷的行業重新焕發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