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時間:13:30 2025-05-17
發佈時間:13:30 2025-05-17
發佈時間:13:30 2025-05-17

新冠病毒主要監測指標數據近日創一年新高,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教授劉宇隆在電台節目表示,去年10月開始新冠病毒處於低水平,但在3月中開始攀升,其中70%屬KP.3病毒株,而非病毒株JN.1,而最近的污水檢測升則較3月上升達7倍,顯示出現社區爆發。

新冠病毒已成風土病會在社區一直存在
他解釋新冠病毒為風土病,會一直存在;過去10月至3月社區維持低傳播率,未有太多新冠病毒個案,或是因巿民感染後未有嚴重病徵,以致社區抗體下跌,3月中後病毒在社區廣泛傳播,求診人數與去年相若,但入院或死亡個案較去年少,可見新冠感染程度較去年低,數據顯示亦已平頂,相信感染數目會在不久後下跌。

他又認為新冠感染徵狀亦會較過往輕微,幾年後甚至稱為新冠感染較為準確,但他建議脆弱人群,如長者及殘障人士、嚴重長期病患者注射疫苗加強劑,加強個人衞生環境,在人多擠迫例如公共交通工具上戴上口罩,亦要注要手部清潔,帶備酒精搓手液,家居環璄亦要注意衞生,加強屋內的通風。

入院病童未接種初始疫苗
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會長、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在同一節目示表示,感染新冠入院的病童,全部未有接種新冠病毒的初始疫苗,若病童未曾接種初始疫苗,對病毒完全沒有抵抗力,較易出現重症的風險。他稱現時的疫苗安全,亦密切監察副作用,呼籲家長盡快帶同兒童接種疫苗。

關日華亦稱即使兒童健康正常,感染新冠病毒或可引致肺炎或嘶哮症,雖然只有5個重症,相信數目較5宗多,可能只是較早來醫院診治。過去兩個月,本地亦出現5至6宗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個案,多數在特定兒童群組出現,引致月肝、心臟及肺部發炎等。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