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調整後貨運業預期出貨激增 空海運艙位需求猛增

更新時間:13:07 2025-05-14
發佈時間:13:07 2025-05-14

中美近期宣布調整4月2日「對等關稅」的34%稅率,其中24%暫停90天,美國對中國貨品的關稅由145%降至30%,中國對美國貨品的關稅則由125%降至10%。此舉被視為降低貿易成本的重要一步,業界預期短期內出貨量將激增,空運與海運艙位需求大幅提升。

業界預計出貨量暴增 候補庫存即將釋放 

香港貨運物流業協會主席劉浩然今日(14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業界普遍對新政策表示歡迎,並認為各大廠商及出口商將把握這90天的緩衝期,促使原本受關稅影響而暫緩的貨物迅速出貨,出貨量短時間內或激增,導致空運與海運艙位需求大幅攀升。

他指出,過去數月受關稅及小額包裹稅率問題影響,不少電商平台已停止向美國運送貨品,導致大量庫存積壓。隨著關稅調整,業界預計將觀望數天,待市場穩定後,出貨量或回復至原本水平的七至八成。

 

空運成關鍵選擇 成本恐大幅上漲 

劉浩然表示,由於船公司調整船期較為困難,而空運相對靈活,企業可能更傾向以空運方式快速運送貨物至美國。然而,隨著需求增加,空運成本預計將上升至少40至50%,甚至可能因艙位供應緊張而推高運費。

電商出口逐步回暖 仍面臨關稅挑戰 

美國同時下調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包裹關稅,從原本的120%降至54%。劉浩然認為,儘管關稅負擔最終落在消費者身上,但54%仍屬較高水平,業界期待美中雙方能進一步調整關稅,以利正常物流運作。他形容,電商出口目前仍處於「真空狀態」,但隨著關稅調降,出貨量有望回復至七至八成。

中小企搶攻三個月黃金期 盼關稅進一步下降 

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則表示,美國此次關稅調整反映出高關稅對經濟影響弊多於利,並證明降低關稅能帶來雙方共贏。他指出,過去關稅造成商品價格飆升,最終令消費者受害,甚至引發通貨膨脹,影響整體經濟。

郭志華認為,業界將積極在這3個月內加速出貨,預計出口將大幅增加,貨櫃市場需提前部署應對激增的需求。他批評高關稅政策「從頭到尾都是不合理」,並希望美國政府能進一步調整關稅,令小額包裹關稅回復至更合理水平,避免影響消費者及中小企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