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街頭周末假日變「露天餐飲區」 引發噪音 居民投訴

更新時間:13:43 2025-05-07
發佈時間:13:43 2025-05-07

每逢周末及假日,上環的太平山街成為了不少遊客的聚集地,近月來更興起了一種新的文化:將露營桌椅搬至街頭,享受露天飲食的悠閒時光。然而,這一現象卻引發了居民的強烈不滿,許多人抱怨從早到晚的喧鬧聲干擾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在假日也難以找到一絲安寧。居民們擔心,狂歡後留下的垃圾不僅影響環境,還可能引來老鼠和蟑螂。

據了解,部分店家為了吸引顧客,開始提供露營桌椅,並在社交媒體上宣傳戶外用餐的氛圍,這被質疑為鼓勵顧客佔用公共空間。雖然涉事店家否認責任,聲稱這些座椅是顧客自備的,但警方和食環署已經介入調查,並採取相應的執法行動。

一位住在太平山街的居民表示:「他們的悠閒是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隨著「POHO區」的概念逐漸流行,該區的假日遊客激增,居民們長期忍受噪音滋擾,最近問題惡化到「忍無可忍」的地步。他指出,某些店舖公然提供戶外座椅,這讓顧客隨意佔用整條街道,實在影響了居民的休息。

 

每逢周末及假日,太平山街部分街道坐滿顧客,於露天享受餐飲。
每逢周末及假日,太平山街部分街道坐滿顧客,於露天享受餐飲。
記者目擊有人在下雨期間將露營椅帶入店內,停雨後再搬回戶外安坐。
記者目擊有人在下雨期間將露營椅帶入店內,停雨後再搬回戶外安坐。

 

周五晚上10時半,有大批外籍人士在舊吉昌街聚集,坐在露營椅上飲酒。
周五晚上10時半,有大批外籍人士在舊吉昌街聚集,坐在露營椅上飲酒。
周五晚上10時半,有大批外籍人士在舊吉昌街聚集,坐在露營椅上飲酒。
周五晚上10時半,有大批外籍人士在舊吉昌街聚集,坐在露營椅上飲酒。

 

記者在實地觀察中發現,太平山街與舊吉昌街之間的行人路上,已經出現了數張小圓椅和露營椅。雖然白天的顧客不多,但到了晚上,舊吉昌街依然燈火通明,近20名外籍人士圍坐在露營椅上,喝酒聊天,聲音在寧靜的社區中顯得格外刺耳,甚至在100米外都能清晰聽到。

此次事件涉及的三家店舖分別為食品店、咖啡店和酒精飲品店。食品店和咖啡店主要在白天營業,但每到周末,這些店之間的車道和舊吉昌街便成為了「露天餐飲區」,數十名市民聚集在此,有人專注於工作,也有人靜靜閱讀,還有小團體在交談。部分顧客的桌上擺放著從食品店購買的精緻小食與酒精飲品,這種氛圍雖然受到遊客的喜愛,卻對當地居民造成了困擾。

有居民提到,由於噪音問題,即使在涼爽的天氣下也不得不關緊窗戶。週末一到,早上就有顧客坐在街上,到了中午則開始嘈雜,高峰期街道上甚至坐滿了上百人,復活節假期的情況尤為誇張,甚至住在六樓的居民都能聽到喧囂的聲音。

居民中有人與食品店的店東發生過爭執,對方竟然表示只提供外帶,並稱座椅是顧客自帶的,與其無關。記者觀察到,不少顧客在消費後,會將露營椅從店內取到街上使用,店舖關閉後,這些座椅會集中擺放在店側的地台上。甚至有人在下雨時將椅子帶入咖啡店避雨,再在停雨後搬回戶外。

 

有涉事店舖在社交平台發出顧客在戶外用餐的照片。 Instagram截圖
有涉事店舖在社交平台發出顧客在戶外用餐的照片。 Instagram截圖
有組織在太平山街舉辦活動吸引大批人潮,於警方到場後仍發文稱不會停止活動。 受訪者提供
有組織在太平山街舉辦活動吸引大批人潮,於警方到場後仍發文稱不會停止活動。 受訪者提供

 

有DJ打碟 警方到場勸喻

還有居民指出,曾經有組織在咖啡店舉辦活動,邀請DJ播放電子舞曲,儘管警方到場進行勸喻,主辦方卻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無法亦不能被阻止」,引起了更大的關注。

居民們質疑店家以「顧客自備座椅」為由逃避責任,認為這些店舖在販售酒精飲品的同時,事實上卻變相提供了飲酒服務,卻不受監管,這樣的情況讓人感到非常不滿。晚上的噪音投訴主要來自酒精飲品店,一位長者表示,周末傍晚至深夜12時,街上總是有人飲酒,除了人聲外,還有玻璃瓶碰撞的聲音,讓他無法安眠。

 

咖啡店內擠滿人,並有DJ助興。 受訪者提供
咖啡店內擠滿人,並有DJ助興。 受訪者提供

 

另外,該店的門口貼有中英雙語的告示,寫明「請勿在本餐飲處所毗連的地方進食或飲用飲品」,但同時又有告示要求顧客「在店外享用您的啤酒」。居民指出,舊吉昌街的雨水渠常常堆積大量空酒瓶,周圍也常有垃圾,儘管店家聲稱有夜間清潔人員,但實際衛生情況仍令人擔憂。

 

有涉事店舖被指提供桌椅及戶外風扇給顧客。 Instagram截圖
有涉事店舖被指提供桌椅及戶外風扇給顧客。 Instagram截圖
有店家稱不提供座椅,惟店舖關門後,大批座椅被放置店側的地台。 受訪者提供
有店家稱不提供座椅,惟店舖關門後,大批座椅被放置店側的地台。 受訪者提供
有店家稱不提供座椅,惟店內卻放置戶外使用的露營椅(紅框)。 Threads截圖
有店家稱不提供座椅,惟店內卻放置戶外使用的露營椅(紅框)。 Threads截圖

 

咖啡店:從未提供戶外座位

在詢問了涉事店鋪後,酒精飲品店未有回覆,而食品店則表示並未違規,只經營外賣業務,強調不設座位,並無法控制顧客的行為。咖啡店則澄清從未提供戶外座位,無法控制顧客在外用餐的情況,並指出從未接獲過噪音投訴。警方也表示,已經接獲多宗噪音和阻塞投訴,並進行了多次調查和口頭勸喻。

食環署 : 有作出檢控

食環署則在近兩周內接獲有關太平山街的投訴,並已派員巡查,對違規行為進行檢控。根據過去三年的數據,該區共接獲70宗有關店舖阻街或影響公眾衛生的投訴。

 

舊吉昌街的渠道放滿酒瓶。 受訪者提供
舊吉昌街的渠道放滿酒瓶。 受訪者提供

 

店家倘「鼓勵」戶外用餐恐需承擔法律責任

在法律層面,大律師指出,店家的責任取決於多個因素。若發現商家存在「縱容」或「鼓勵」的行為,則可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他建議受影響的居民向警方和食環署舉報,或與當區的區議員和民政處聯絡求助,甚至考慮提出民事訴訟,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太平山街現成文青聚集熱點

太平山街,全長約300米,曾是華人移民的居住地,如今卻成為文青聚集的熱點,吸引了不少旅客和本地人。然而,區議員施永泰強調,該區仍然是寧靜的住宅區,商家應尊重居民的生活品質,維護社區的和諧。他希望商戶能合作,改善現狀,讓居民能夠享有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