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街市買鮑魚意外變買空氣 精明網民建議自備這樣最安全

更新時間:13:21 2025-05-06
發佈時間:13:21 2025-05-06

近日,有市民在荃灣街市的海鮮檔買鮑魚,卻因為一個意外而變成買空氣。為了避免重蹈覆轍,精明的網民分享了自備的建議,讓大家下次購買海鮮時更加穩妥。

膠袋穿孔事件

樓主在Facebook群組「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上以匿名身份發帖,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提醒大家注意膠袋的質量。他表示:「家人在荃灣楊屋道街市買完海鮮後,膠袋不久就穿孔,海鮮掉落地面。雖然很不幸,但大家購買海鮮時一定要檢查清楚膠袋!」樓主在回應中補充,當時買的是鮑魚。

許多網民對於街市購物都有豐富經驗,紛紛建議:「一般應該有兩個袋子,裡面一個硬一個軟」、「海鮮檔不會給這種劣質袋子吧?」不過,也有網友指出,並非所有情況下都會提供厚袋。

 

建議自備袋子

有網友幽默地表示,如果買鱔魚的話,情況會更糟,還有好心人提供實用建議:

「如果我去買海鮮,我會帶個10K的米袋,這樣不會滴水,還夠韌,不會弄濕四周。」
「每次去街市買海鮮或魚,務必要自備超厚的膠袋(如貓狗食品的包裝袋),這樣就不會在搭的士時弄得整車都是腥味。」
其他網友也對樓主的情況表示理解,並補充「海鮮的膠袋常常會穿,因為不包海鮮水是正常的」。

更多實用建議

樓主感謝網友們的提醒,表示已告訴家人下次要自備更多膠袋。還有網友建議:「下次不如帶個冰箱,這樣更萬無一失!」樓主虛心回應:「是啊,準備不夠充分。」這些建議讓大家在未來的街市購物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