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19 2025-04-14

近兩日香港受到沙塵天氣的影響,空氣污染明顯加重,維港的景色變得灰濛濛。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今早在商台節目表示,這種現象並不常見,並且從環保署數據中,他發現一些不尋常的污染物出現,認為此次事件是多重因素的巧合。




梁榮武 : 污染物料與北風有關
梁榮武指出,香港最近一次受到如此嚴重沙塵暴影響是在2010年。他表示,這類沙塵暴的源頭可能來自內蒙古及戈壁沙漠,並提到蒙古地區的畜牧業發展快速,導致草原消耗加劇,荒漠化情況更為明顯。這次沙塵暴的形成需要幾個條件,包括足夠的風力和北風路徑指向香港。
他進一步解釋,東北季候風的冷空氣雖然不算強,但在高壓脊的影響下,形成的溫帶氣旋與冷空氣的氣流相互作用,強烈的風力將沙塵推向香港。梁榮武提到,最近幾日香港的二氧化氮水平異常升高,這可能與北風將內地的汽車排放帶入香港有關。


儘量避免外出
對於市民的健康建議,梁榮武表示,雖然戴口罩能有效隔離部分懸浮粒子,但對於臭氧和二氧化氮的防護效果有限。他建議,最佳的做法是儘量避免外出,他自己也選擇在家中進行室內運動,以減少接觸空氣污染物的風險。梁榮武強調,懸浮粒子對健康的影響主要在於其長期積累,因此市民應特別注意。
梁榮武建議在家中關閉窗戶以減少污染物進入,但也提醒市民要保持室內通風,避免缺氧。

天文台 : 廣東地區日夜溫差頗大
天文台指出,這次東北季候風的強度在4月較為罕見,不僅為中國多個城市帶來大風,也將北方的沙塵向南輸送。預計到周三(16日),香港的風向將轉為偏東風,屆時沙塵天氣有望逐漸緩解。
天文台表示,內蒙古在上周五(11日)出現了氣溶膠光學厚度較高的地區,並有沙塵暴的報告,導致能見度下降至1,000米以下。隨後,類似情況也在長江流域出現,但在南下過程中,空氣中沙粒的濃度被稀釋,地面觀測報告顯示能見度仍在1,000米以上。沙塵繼續向南傳輸,上星期六昨晚已抵達廣西,昨天也到達廣東沿岸的上川島;截至昨晚,香港的最低能見度仍約為6公里。
天文台還指出,受非常乾燥的大陸氣流及沙塵天氣影響,加上風勢微弱,今明兩日廣東地區能見度較低,日夜溫差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