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服務大獎2025|時尚鐘錶

更新時間:09:00 2025-04-08
發佈時間:09:00 2025-04-08

萬希泉
正向思維為萬眾帶來希望

貴為香港首間陀飛輪腕錶品牌,萬希泉名字取自「萬眾希望的泉源」的意思,品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沈慧林(William)期望自家出產的陀飛輪,記載的不止是時間,亦能將希望帶給大家!自二〇一一年成立以來,除了加大資源投放在陀飛輪的研發,亦一直透過義賣陀飛輪來籌款,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為香港注入正能量。

沈慧林先生(William)— 萬希泉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沈慧林先生(William)— 萬希泉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正能量履行社會責任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一直是中外文化合璧之地,萬希泉成立初衷也不忘融貫中西,將東方傳統的木雕工藝灌注於西方陀飛輪製錶技術之中,突顯香港精神。William 表示:「爺爺及爸爸對我影響至深,他們收藏的古董音樂盒及中式斗拱建築構件,向我傳承了中華文化之美,才讓我想到如何將中西完美結合成為獨一無二的設計,透過品牌承載着香港的獨特性。」

過去十多年,萬希泉先後跟荷里活知名電影及動漫聯乘限量版腕錶,成功引起話題及提升品牌知名度,去年與周星馳合作紀念《喜劇之王》二十五周年的限定版陀飛輪,更是反應熱烈。時光流轉,初心不變,William 說今年除了會繼續與國際知名的 IP 及名人合作,亦正與內地頂尖藝術家洽談,回到原點將中華藝術融入陀飛輪之中,弘揚我國文化。「近年企業均十分注重社會責任,事實上品牌傳遞什麼訊息,對社會的影響很大,所以不論選擇的是中外文化,我都本着一份堅持,就是要挑選一些發放正能量訊息的 IP,這是對社會要盡的一份責任。」


慈善與品牌雙線並行

發放正能量的另一個渠道,是 William 多年來熱心公益,除了每次向 NGO 及學校捐出一至兩隻陀飛輪拍賣籌款,亦會為他們打造專屬陀飛輪腕錶作籌款用途,扣除成本後把所得收益全數撥捐慈善。可能很多人以為生意到達一定規模,才有財力去支持慈善,但 William 指出這個想法並不正確,發現兩者其實可以並行,「就以學校及機構邀請萬希泉製作專屬陀飛輪腕錶為例,每次慈善活動均吸引名人及學校舊生出席,他們佩戴陀飛輪並拍照上傳,可說是對產品最佳的宣傳,既可做善事又有利於建立品牌,可說是雙贏的策略。」

萬希泉多年來熱心公益,這款與瑪利諾修院學校合作的珍藏版陀飛輪,就為校方籌得過百萬港元善款。
萬希泉多年來熱心公益,這款與瑪利諾修院學校合作的珍藏版陀飛輪,就為校方籌得過百萬港元善款。

故此萬希泉由成立初期已參與公益慈善,先後協助瑪利諾修院學校、英皇書院、聖若瑟書院、皇仁書院、男拔萃書院、喇沙書院、香港大學、南加州大學等不同院校,攜手推出特別限量版陀飛輪腕錶,亦有跟各個 NGO 合作,例如今年二月就為樂群社會服務處打造二十五周年陀飛輪,分別以樂群主席吳秋北博士, SBS, JP 的行書及篆書「長樂未央」墨寶作為設計主題,之前亦有與扶輪社、仁濟醫院等機構合作,累積至今已完成數百個慈善項目,總數籌得逾數億元,利用旗下陀飛輪行善,以精湛工藝傳遞關懷與祝福。


以生命影響生命

除了踐行社會責任,支持慈善公益,William 說也希望以自身故事,激勵年輕人勇於追夢,毋忘初衷。即使近年工務繁重,仍努力抽空到各大小中學及八大院校分享演講,近年甚至擔任嶺南大學校董、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助理客席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特約教授、宏恩基督教學院商學院及華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將個人創業故事作為演辭主軸,無私地分享創業的寶貴經驗,以生命影響生命。「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首先是分享當初創業的想法,如何踏出第一步,離開自己熟悉的舒適圈,勇於挑戰未知新領域;然後是我拿着腕錶到各大鐘錶零售商推銷,被拒絕時所應用的談判技巧,以及對機會成本的計算;最後則是槓桿市場學,如何在不聘請代言人的情況下,與不同領域合作達致成功。」

沈慧林(前排右三)擔任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助理客席教授,與學生分享創業新思維。
沈慧林(前排右三)擔任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助理客席教授,與學生分享創業新思維。

除了在各個場合公開演講,從小對中華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 William,也嘗試在專欄文章中弘揚儒釋道的深邃哲學。「中華文化歷經幾千年歷史,博大精深,除了將儒釋道的理論應用到創業或業務管理上,我亦不斷運用中華文化哲學思想,實現自我管理和人生目標。透過我的文字,期望能啟發讀者尤其是年輕人,對社會產生熱愛和追尋自己的夢想,只要有夢想,凡事皆變得有可能。」

William 向來着重培育年輕一代,走訪不同學校分享及演講。
William 向來着重培育年輕一代,走訪不同學校分享及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