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廢回收|總回收廢物量增逾5.5公噸 私人屋苑妙招助居民養成習慣

減廢回收|總回收廢物量增逾5.5公噸 私人屋苑妙招助居民養成習慣

更新時間:19:43 2025-02-12
發佈時間:19:43 2025-02-12

隨著政府大力推進減廢回收,並擴展和優化「綠在區區」等回收網絡,更努力開展家居廚餘回收,都市固體廢物整體回收率持續上升,棄置廢物量亦已開始從頂峰穩步下降。有參與環保署去年6月推出的《減廢回收約章》的私人屋苑住戶,大讚管理公司舉辦連串環保回收活動,令居民了解乾淨回收的正確做法,亦更易接受並養成減廢回收習慣。

 
環境及生態局的數據顯示,全港都市固體廢物總回收量由2022年的約191萬公噸,增加逾5.5萬公噸至2023年的近197萬公噸,回收率亦由32%升至33%。同時,2023年人均棄置量為每日1.44公斤,亦較2022年的1.51公斤跌4.7%,當中廢塑膠減少10.5%,廢紙和金屬分別下跌3.2%和9.5%。而「綠在區區」2024年首8個月收集到的回收物則達27,000公噸,已出2023年全年收集的26,000公噸。

而截至去年12月底,環保署已接獲超過1,100份的《減廢回收約章》申請,覆蓋約91萬個住戶。該計劃鼓勵私人住宅承諾在處所內提供便利的分類回收設施,除紙、膠、鐵的回收桶外,還須包括紙包飲品盒和廚餘回收桶,協助住戶進行源頭分類和乾淨回收,提升回收物的管理績效。

私人屋苑廢物轉化收益達雙贏

灝青衣景灣是區內其中一個積極推行廢物回收的私人屋苑。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李永權表示,現時屋苑大堂設有金屬、廢紙及塑膠三色回收桶,以及電池、燈泡、紙包飲品盒回收桶,保安室則設有小家電回收位置。他坦言推行廢物回收之初,有些居民不習慣,怕會弄髒地方或令大堂雜亂,屋苑因而持續作出改善,並吩咐清潔工和保安加強清潔及巡邏,確保回收設施保持清潔乾淨,讓居民對回收越來越接受。

他又稱,屋苑積極推動環保工作,多次獲得由環保署頒發的獎項,回收量保持穩定,廢紙每年回收約600噸,塑膠約70噸,金屬則超過110噸。他補充,部分回收物變賣後的收益會入賬法團戶口,增加收入,認為回收是雙贏。

住戶讚屋苑回收設備齊全 標籤及指示清晰

住戶李太大讚屋苑回收設備齊全,標籤及指示清晰,加上經常舉辦環保活動,令居民容易掌握廢物分類有助回收。另一居民梁太亦稱,起初不懂廢物回收,但現已養成習慣,有時一家人會討論如何做好廢物分類,關係更融洽。她又認為,住戶會自律保持屋苑環境乾淨,令清潔工人壓力不會太大。

負責為青衣灝景灣提供上門回收服務的「綠在葵青」營辦團體負責人溫美琼表示,屋苑和居民的合作讓回收物在質和量方面都有明顯提升。過去四年間,每月的回收量由約30噸增至現時穩定的70至80噸,特別在塑膠方面,以往每月只有幾噸,現在每月已超過20噸。

她強調要做好減廢回收,居民謹記要將回收物清潔乾淨並做好源頭分類,使環保減廢成為習慣,提升回收率及增加回收物的出路,以進一步推動減廢減碳。

相關新聞﹕

舊衣回收|非牟利機構騎劫「街站通」擺回收箱 違規收舊衣

舊衣回收 月賺千萬 二手環保有「錢」景

舊衣回收|回收箱4大特徵分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