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09:00 2025-05-04
中國人熱愛「開枱」!每副共144隻的麻雀牌,更是親友間不可或缺的聯誼聖物。雖然現在大部分麻雀已被機器雕製取代,但家中三代都從事麻雀製作生意的張順景﹙景叔﹚,卻堅持每日在佐敦其開設的麻雀店內,一心一意專注地以熟練手藝製造手雕麻雀。早前他更獲機管局邀請,在機場參與文化藝術節展覽,介紹其手雕麻雀工藝。每副牌由選膠、雕刻、上色、打磨,都由景叔親手製造,他說:「後生時,一日雕到兩副牌,𠵱家年紀大咗,十日左右先雕一副,新訂單要排到出年先交到貨。雕麻雀的過程唔難,只係需要大量時間,而雕刻刀亦非常鋒利,一不留神就好容易整損手,所以每一隻手雕麻雀真係有血有汗㗎!」
60年匠人工藝
這天訪問,景叔在店內端出一個充滿鏽蝕的小鐵盒,再打開拿出一套用了幾十年的雕刻刀具,並即席示範其有60年功力的雕工。見他隨手拿起一把挑刀,在白雪雪的麻雀原料上用力推,一撇一捺,再來來回回修整,十數分鐘便雕出一隻八萬,「雕萬子同番子會用挑刀,長時間都係用佢,因為有好多筆劃需要挑,所以刀尖最容易損蝕,要經常打磨;索子就要刮刀用力拉出一條直線,再用挑刀雕上筍紋;筒子用自家特製的十字架形木鑽,在鑽軸裝上一片有四至五條齒紋的刀片,一鑽就劃出筒子色樣的圓圈。而一筒的圓形太大,要用特製的圓規形刀具雕刻。」
雕好麻雀後,景叔再從櫃裏拿出毛筆和顏料上色,「等乾透後用刮刀刮走表面溢出的顏料,再打磨一下,一隻手雕麻雀就大功告成。」
為提高效率,景叔平日習慣先雕好一整副麻雀,集齊幾副再一次過上色。「集中流程,可以節省製作時間。始終一個人得一對手,我依家返到舖頭下午主力做生意,同客人交流,晚飯過後先開始雕刻工序。」
而麻雀四種花式,即筒、索、萬、番子當中,景叔說最難雕是萬子,「因為筆劃最多,每一劃至少要挑四至五次,所以很花時間。而挑番子的東、南、西、北、中、發、白,和索子亦要一定時間。當中筒子就最快手,因為有手動木鑽,雖然只係重覆轉兩三次就搞掂,但因為速度高,鑽軸上的鐵片會發熱,隻手一唔夠定,鐵片就會斷,飛出嚟隻手馬上遭殃,真係流血㗎!所以係製造過程中最危險。後生嗰陣,試過受傷後冇理傷口,搞到發炎,十幾日開唔到工。」
家中三代麻雀師
景叔與麻雀結緣,源自其家中三代都是從事麻雀行業,他於十四歲便入行,「由阿爺嗰代,屋企就做麻雀生意,阿爺係磨牌師傅,日日用粗砂,幼砂、水砂砂紙後,再用樹葉,以人手打磨麻雀,磨到手掌起晒繭冇晒感覺。阿爸就係麻雀雕刻師,創立「標記蔴雀」。我自細就經常喺舖頭出入,每日放學返去,啲師傅見我冇嘢做,就俾把刀我玩,雕吓雕吓,師傅話都似樣喎,就開始俾啲牌我雕,十幾歲已經雕到一副麻雀。嗰時當舖頭唔夠伙記,會叫我返去幫手送貨,或者幫麻雀上色。因為讀書成績唔好,做做吓索性留喺舖頭幫手,就咁入咗行,到我呢代一做就60幾年,仲承繼埋阿爸創立嘅『招牌』。」
「標記蔴雀」在過去60多年來先後搬舖三次,但店址都在廣東道一帶,「五、六十年代,呢頭有不少麻雀館、夜總會,第一間標記開喺廣東道,雖然當時一條街有好多店賣麻雀,但生意好,大家唔驚互搶生意。當時好多人買麻雀㗎,加上出口量又多,有時自己雕唔切,仲要外判俾其他師傅做。」
不過景叔稱現在巿況已大不如前,「因為一副機雕麻雀幾百蚊就有交易,手雕始終係人手造,價錢唔會平,我賣都要$6500一副,真係鍾意同欣賞先會買。近年買手雕麻雀嘅客人多數係外國人,和一些三、四十歲,有經濟能力又捨得消費嘅本地中年人。除了手雕麻雀,我亦有出售機雕麻雀,不過我賣嘅係機雕都過千蚊一副,用最靚嘅阿加力膠,唔用平價嘅回收膠,因為嗰啲劣質膠有陣味,我入咁多貨,日日對住,賺到錢都唔夠睇醫生。」
工作坊傳承文化
30年前,景叔的麻雀店搬到佐敦道現址繼續經營,雖然店面越縮越細,但他仍然享受着每日看舖和雕麻雀的生活。「我每年只在年初一休息,其餘日子除咗打風,我日日朝11至晚11都喺舖頭。」
自2014年手雕麻雀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後,景叔的店亦開始備受關注,近年更成為遊客打卡熱點,年前他已不時到中學和大學開辦工作坊,教授手雕麻雀技藝。去年農曆新年,他更獲邀到加拿大多輪多作示範表演。「十幾年前開始同旅發局合作,去會展搞講座,近年就去學校多啲,推廣手雕麻雀文化。」
問他有沒有計劃找人接班,將手藝傳承,他笑稱:「搵人接班就無謂喇,學好呢門手藝最少都要十年八載,而且仲要功多藝熟,但𠵱家都唔多生意,冇咁多牌俾你去雕同練習。咁啱近年潮流興懷舊啫,如果冇呢股潮流,可能一年都賣唔出一副,學識手藝都搵唔到食,搞吓工作坊當興趣班大家開心吓咪好囉!」
景叔育有三子女,但亦無意接手他的生意,「佢哋都有自己嘅天地,但早幾年仔女都有幫我喺社交媒體宣傳,吸納咗一啲新嘅外國客人。」為了營運店舖,景叔近年亦加添一些客製服務,「我幫客人喺麻雀上,雕一啲有意思嘅中文字句、祝福句和圖案,價錢逐隻計,有啲公司會一次過訂好多隻送俾客戶。」
即使已年屆72歲,但景叔笑稱不會輕言退休,「或者等到真係要自然淘汰,好似要拆樓、租約期滿、身體捱唔住,真係冇晒辦法咯,到時先唔做囉!但只要我仲有能力、仲有收入唔使蝕錢嘅話,呢間舖都會經營落去。」
《東周網》訪談系列節目《星桄伴我心》5月重磅嘉賓:
即睇:魯振順八級鋼琴,出過唱片,手揸兩層樓 曾割脈斷9條手筋:「我對唔住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