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2:00 2023-11-13
狗狗出現行為問題,多數家長會請馴狗師幫助,但家長沒有先了解狗狗的問題和馴狗師的背景,導致出現反效果。今期受訪的家長Wav,她的柴犬Boo因小時候經歷過高壓的馴化方法,之後Wav或陌生人走近Boo就會咬人。究竟Boo受過怎樣的高壓方法,而留下恐怖的童年陰?
向來是狗奴的Wav,在Boo一個半月大時便帶牠回家,曾與幼犬相處過的她說Boo的行為一點都不像BB狗:「回家後約一至兩星期,牠開始出現行為問題,初時覺得BB頑皮,咬我手腳是正常。直到Boo兩個月大時,問題越來越嚴重,一走近牠便咬我,已經不能與牠正常生活。還未尋求馴狗師幫助前,會睇片自學,亦會在柴犬群組內尋求解決辦法,群中一位家長介紹了一位馴狗師給我,說她的狗狗都是被這位馴狗師教好,於是便請他上門教導。」
以為馴狗師能令Boo變乖,誰不知是惡夢的開始。
上課被壓頸4小時
當時馴狗師用極端方法對待Boo,但對馴狗認知不多的Wav只能接受,她說:「初次上堂時,馴狗師戴上防咬手套,觸碰Boo令牠發惡,當Boo想咬他時,馴狗師快速將Boo壓在地上,並對Boo發出像熊般的咆哮聲,利用高壓方法將牠馴化。普遍狗狗若收到如此對待,正常會害怕而被馴化,但Boo相反,一直與馴狗師僵持,所以四小時的課堂內,Boo都被他壓在地上。完成課堂後,他將Boo困在籠內,並說兩小時內不要放牠出來,恐防傷害到我。」這位馴狗師還教她在防咬手套上塗白花油、白醋溝水噴Boo等極端方法。
經過幾堂課後,Boo的咬人問題沒有改善,反而越變嚴重。Wav向馴狗師詢問原因,他只說Boo的基因有問題,不會有被馴化的一天,此番話令Wav的心沉了一下。
經歷第一位馴狗師「馴化」後,Boo變得十分敏感,坐在梳化、打噴嚏等小動作都會觸動到牠撲過來咬Wav,所以Boo在家中自由活動時,Wav需穿上厚重的防咬褲和雪靴作保護。帶Boo外出散步時,每次都要速戰速決,恐怕有陌生人走近牠發生意外。
每三個月轉換馴狗師
Wav之後每隔三個月再請一位馴狗師教狗,她亦尋求過星級馴狗師來幫忙,可惜問題未有改善,她說:「Boo曾寄宿於其他馴狗師學校內,不知道他們有否用高壓方法。而星級馴狗師則說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做,例如戴口罩、抹手腳,他說我需要做的是與Boo重新建立關係,並沒有提供其他方法,問題是Boo不戴口罩,基本如餵糧我都做不到。」
直至去年Wav尋求「Pet Supreme」Edward的幫助,將Boo寄宿位於大江埔的學校,期間每星期來學校兩至三次,學習如何與Boo相處,她說:「一個月後,咬人問題明顯有改善,起碼我可以走近摸牠。回家後與牠磨合了一個月,我們才可以親密地相處,牠亦會主動走過來討摸頭。現在過了差不多一年,Boo再沒有咬我,情緒變得穩定。」
戴口罩不等於是惡犬
Boo在寄宿初時,Edward說牠對人十分敏感:「Boo性格本身是膽小和緊張,同時牠從小就明白只要牠越惡,人就會遠離我,慢慢牠對人的敏感度越來越高。正常狗狗攻擊人前會低嗚及露出牙齒,但Boo沒有,直接就攻擊人。而之前的高壓方法,令Boo對陌生人更加敏感,就好像患上創傷後壓力症般。」
Edward馴化Boo的第一步是戴口罩,他說:「戴口罩後與牠玩,讓牠知道口罩是沒有傷害性,反而會開心。好像Boo本身喜歡被人摸,但沒有戴口罩Wav根本不能摸牠,但戴口罩後,Wav可以和牠互動,用零食引牠走過來,嘗試摸牠餵牠,雙方重新建立關係後,Boo自然會主動走近。」
Wav說Boo以前看到口罩就咬,現在就越來越喜歡,她說:「以前不理解口罩的作用,只知道咬人就要戴口罩。之前的馴狗師亦沒有教我如何為Boo戴口罩,要求我為Boo戴口罩,他們才願意教狗。」
Edward說普遍家長覺得口罩是負面:「怕狗狗被路人標籤成惡犬,家長自然產生壓力。其實家長不應該注重路人的目光,因為與狗狗相處的是家長,而不是對狗狗狀況全不知情的路人。」
Wav說Boo戴口罩外出曾被歧視:「在狗公園一隻沒有上狗繩的小狗,一直追着Boo,令牠覺得煩厭。於是我對小狗家長說能否控制一下,他反而說因為Boo的口罩令他的小狗受驚,所以才追着Boo。其實Boo戴口罩後我可控制牠,外出時大家都舒服。雖然現時Boo的情緒變穩定,但牠緊張時都會戴上口罩,保障別人安全,大家不應以有色眼鏡看待戴口罩的狗狗。」
Edward的馴狗方法首要是從狗狗的角度出發,他說:「以Boo為例,牠的問題是緊張就會咬人,若用高壓方式只會令牠越緊張。其實狗狗咬人有好多原因,例如膽小、支配性強,不同原因有不同的教導方法,但坊間一些馴狗學校只會用一套公式處理,沒有了解咬人的原因,沒有從根源解決問題。高壓方式就是馴狗師要求狗狗做甚麼,牠便要做,這方法是可以教導狗狗,但只限於工作犬,而不是寵物犬。」
家長助長高壓手法生存
高壓方法如此恐怖,為何還可以生存在業內?Edward說大眾對馴狗的認知不足:「普遍家長會將訓練工作犬的人士歸納為馴狗師,但其實大家屬不同範疇,工作犬要給牠們工作和指令,寵物犬要令牠們放鬆生活,若指令太多反而會有行為問題。加上香港人太善忘,即使馴狗師或學校曾被揭發用高壓手法馴狗,但家長看到課程有優惠依然會報讀,所以我覺得這是家長和馴狗師的共業。」
Wav補充說:「家長認知不足誤信旁人的口碑和廣告,但家長不會知道馴狗師用了甚麼方法,只會看到馴化前後的樣子,家長因此而相信並嘗試。」
最後Edward說狗狗能否糾正行為問題,關鍵在於家長的參與度,不要過份依賴馴狗師,他們就像鎖匙,重新打開狗狗的二次狗生,之後的路途是需要由家長陪伴一起走下去。
【東周刊】更多精彩 敬請瀏覽
《東周網》:www.eastweek.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