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貘日  神獸馬來貘   遇見會行好運?哪裏可以遇見貘? 

更新時間:12:00 2025-04-27
發佈時間:12:00 2025-04-27

每年的4月27日是「World Tapir Day世界貘日」,傳說遇見馬來貘會行好運,到底哪裏可以遇見馬來貘?牠是甚麼樣的動物?住在甚麼地方?吃甚麼?性格溫馴還是兇惡?我們在香港,最近可以到何處見到
全球目前有4種貘,分別是山貘、馬來貘、中美貘及南美貘,都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Endangered)物種。
今年2月,位於美國華盛頓塔科馬的動物園Point Defiance Zoo & Aquarium就有一隻貘誕生,名叫Ume,媽媽是Yuna,現時才不過兩個多月大,體重200磅,並已經開始進入蛻變期,即身上原有的斑馬條紋逐漸消失,變成前半身黑色,後半身白色的成年貘模樣,而蛻變過程,在大約六個月大時會完成。
在加州的San Diego Zoo亦有貘,名叫Soona已經九個月大,重逾300磅。

貘屬瀕危物種 動物園繁殖保育

為甚麼貘總是在動物園呢?事實貘是瀕危動物,現時在動物園出生的都在保育繁殖計劃內。目前全球各地的馬來貘數目約有3200隻,其中約有200隻是在動物園內飼養,約3000隻是在野外生存。
馬來貘是中大型哺乳動物,前肢有四趾,後肢有三趾。體長約1.8-2.5米,體重約250-540公斤。幼貘全身有斑點和條紋,約6個月後逐漸變為成前半部與四肢為黑色,後半部(腰至臀部)為白色的模樣。鼻子柔軟靈活,類似短象鼻,適合抓取食物。
牠的棲息地主要在熱帶雨林、沼澤和河流附近。屬夜行性動物,以樹葉、嫩枝、水果和水生植物為食。牠擅長游泳,遇危險時會潛入水中躲避。

馬來貘的原生地是東南亞地區,包括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泰國南部和緬甸極南端。野生馬來貘在中國大陸、台灣均無自然分佈。
部分大型動物園可能引進貘作為展示動物,例如上海動物園、北京動物園等有飼養貘。2021年年5月,上海動物園就宣布南美貘新晉媽媽「陽陽」誕下一隻「南美貘」:北京動物園則設有馬來貘館。而台北市立動物園於2014年引進馬來貘,明星個體「貘莉」及其後代「貘克」「貘芳」等吸引眾多遊客,成為推廣保育的焦點物種。其中一隻由「貘莉」誕下的貘豆,就去了日本東山動植物園合作交流。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貘莉。(台北市立動物園官網)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貘莉。(台北市立動物園官網)
已遠赴日本東山動植物園作交流的貘豆。(台北市立動物園官網)
已遠赴日本東山動植物園作交流的貘豆。(台北市立動物園官網)
獸醫人員為貘莉檢查。(台北市立動物園官網)
獸醫人員為貘莉檢查。(台北市立動物園官網)


上海動物園地址: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2381號
北京動物園: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7號
台北市立動物園:116台灣台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二段30號

 

遇見貘會行好運?


去年播出的電視劇《邊水往事》,貘在三邊坡地區(緬甸金三角)附近,主角沈星撿到被喻為幸運的神獸貘,之後受人膜拜,並用貘贖回舅舅。劇中的貘栩栩如生,其實是一個加入機關的模型。
關於「見到馬來貘會帶來好運」的傳說,目前並無明確的歷史文獻或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直接支持這一說法。但在東南亞原住民文化中的貘形象可以大約理解,例如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部分原住民的口傳文化中,貘被視為「森林的守護者」,因其神秘的行蹤和獨特的外形,被認為具有靈性。接觸牠們可能被解讀為「與自然神靈相遇」。在泰國與緬甸,某些部落將貘視為吉祥動物,因其溫馴的性格和稀有的特性,但相關傳說多與「森林的平衡」相關,而非個人運勢。

《邊水往事》中主角沈星撿到被喻為幸運的神獸貘。
《邊水往事》中主角沈星撿到被喻為幸運的神獸貘。
這隻貘不是真貘,是加了機關的模型。
這隻貘不是真貘,是加了機關的模型。
這隻貘不是真貘,是加了機關的模型。
這隻貘不是真貘,是加了機關的模型。

至於現代文化中的「貘」與好運的關係,在日本傳說中,食夢貘會吃掉惡夢、帶來安眠。雖然馬來貘與日本傳說中的「食夢貘」(ばく)屬於不同物種,但因外型相似,現代流行文化中常將兩者混淆。這可能間接影響部分人對「見到貘=好運」的聯想。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馬來貘「貘莉」家族因可愛形象成為明星動物,衍生出大量文創商品(如LINE貼圖)。民眾對貘的喜愛轉化為「萌即是福」的心理投射,形成「遇見貘=幸運」的現代趣味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