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天台虐兔案 生活在垃圾堆中 欠水欠糧 烈日下曝曬 獲救兔兔踏上尋家之路

元朗天台虐兔案 生活在垃圾堆中 欠水欠糧 烈日下曝曬 獲救兔兔踏上尋家之路

更新時間:18:00 2025-02-19
發佈時間:18:00 2025-02-19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的領養中心近日同一時間出現八隻待家兔兔,原來牠們都是來自同一宗虐待動物個案。究竟牠們經歷過甚麼?就由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檢核部總督察梁兆麟說給大家知。 

去年六月,動保組織「兔廬」接獲市民求助,說在元朗某大廈的樓梯發現一隻兔兔,懷疑是遭人棄養,及後兔廬的義工前往現場進行緊急救援。義工到達現場後,沒有在樓梯間發現兔兔,於是沿着天台方向繼續搜尋。
當義工走近天台時,三隻兔兔從天台門縫間探出頭來,義工便走進天台查看,由於現場環境惡劣,且義工懷疑事件涉及虐待動物,最終決定報警處理。

兔兔生活在甚麼環境底下?

警方接獲兔廬報案後,將案件轉介給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以協助警方調查和接收涉事兔兔。負責的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檢核部總督察梁兆麟(Anthony)憶述當日的情況。
他說,天台環境十分大,分成左右兩邊,一邊是空地,放有一個沒有籠頂的鐵製狗籠,有數隻兔兔在籠子附近出沒。籠內沒有軟墊和食水,只有義工留下用來誘捕兔兔的一些蔬菜。
另一邊情況甚為惡劣,猶如垃圾山般,有微波爐、梳化、木板、行李箱等。由於整個天台沒有任何遮擋物,而當時正值是夏天,中午氣溫有三十度以上,天生怕熱的兔兔只可以在垃圾堆中尋找遮陽處避暑,十分可憐。期間,Anthony在木板的底下發現一隻已死亡的兔兔。
經愛協調查後,督察發現天台的兔兔是由一位印尼籍婦人所飼養,由於她不知道天台共有多少隻兔兔,Anthony和同事們需要翻開垃圾搜尋兔兔的蹤影。
最終愛協拯救團隊在現場發現十隻兔兔,部分兔兔的身體狀況不佳,毛髮沾滿排泄物,大量毛結,指甲過長,及有中暑跡象。
事後愛協接收了其中六隻情況較差的兔兔,其餘四隻狀況較良好則交由漁護署接收。而事件經愛協督察評定屬於虐待動物個案,因此警方落案起訴涉案的印尼籍婦人。

私繁兔兔圖利

經過半年的調查和審訊,案件在去年十二月作出最後判決。涉案的印尼籍婦人被控殘酷對待動物,判監兩個月,但緩刑兩年,即是她並不需要入獄。
Anthony說,印尼籍婦人在法庭上說最初只飼養了兩隻兔兔,是用來自家繁殖作販賣用途,但後來兔兔越生越多,沒有辦法處理,只好讓牠們在天台自生自滅。
在此,Anthony呼籲市民不要私下繁殖動物圖利,特別是繁殖率高的小動物。
母兔六個月大已可生殖,且一年四季都會發情。若飼主沒有分籠飼養,母兔亦沒有進行絕育,且交配後的命中率是百分之一百。
一年內母兔可生產六胎,一胎約有四至十二隻幼兔,數量驚人,所以一定要為母兔絕育。

小動物接收率增加

案件完結後,獲救的兔兔亦開放給市民領養。現時八隻待領兔兔都十分精神健康,肥肥白白,但香港愛護動物協會動物福利經理柯慧賢(Vivian)說,兔兔送到動物接收部時,身體情況很差。
「肉眼已看出牠們曾被人不妥善飼養,身型瘦削、欠缺精神、毛髮打結、身上有異味等。」Vivian說。
Vivian表示幸好兔兔身體沒有大毛病,不需接受醫學療程。只需要適當地照料牠們,如正確的飲食、梳理毛髮等,慢慢將兔兔「養番靚」。
Vivian說,愛協督察運送獲救兔兔回中心時,其中一隻兔兔於籠內產下三隻幼兔,可惜牠們太虛弱,未能生存下來。而一星期後,另一隻兔兔亦於中心產下六隻幼兔,但其中兩隻不幸夭折。
不過Vivian亦慶幸兔兔及時被救起,因為獲救的兔兔有兩隻是公兔,其餘都是母兔,若沒有被救,在不停繁殖下,恐怕天台會出現大量兔兔。
近年,愛協接收小動物(包括兔兔、倉鼠、天竺鼠)的數目有所增加,Vivian說牠們大多是愛協督察從街上救起。
「近年我們發現市民會一次過棄養多於一隻的小動物,例如三隻兔兔、二十隻倉鼠等,但協會沒有足夠空間和資源接收。即使空間資源有限,愛協仍會救助被遺棄於街上的小動物,亦會尋求寄養家庭照顧獲救的小動物。」Vivian說。
至於小動物領養情況方面,Vivian以二○一八年下半年與二○二四年下半年作對比,前者兔兔的領養數目是四十三隻,而後者則只有二十五隻,數字差距十分大。
Vivian說領養率下降原因有很多,首要可能是經濟不景氣,始終飼養寵物的開支亦是領養的考慮因素。其次是棄養率不斷上升,領養中心只是「有入冇出」。

兔兔好易養?

好多人會誤解兔兔「平買易養」,但其實兔兔表情不及貓狗豐富,天生沒有聲帶,當牠們心情不悅或生病時,是要靠飼主的細心觀察才會得知,所以兔兔一點都不易養。
毛國界動物醫院的馬啟豪醫生說,腸胃問題是兔兔的最常見疾病,當環境、天氣轉變,體內毛髮過多,兔兔便會出現不願進食的情況。若超過六至八小時,就有機會出現腸停,嚴重可能會死亡。
在眾多疾病中,側頭症最令家長感到憂心,馬醫生說,若兔兔眼球震顫、頭側向一邊、站立不穩或向後翻滾,這些都是側頭的病徵。
側頭症有兩大成因,一是中耳炎,因耳垢過多,令細菌滋生,常見於垂耳兔。二是腦炎小孢子蟲(Encephalitozoon cuniculi),俗稱E菌或E蟲。幼兔飲奶時,可能會從媽媽的尿液中感染E菌,隨後E菌會潛藏在體內。若兔兔抵抗力弱時E菌會趁機繁殖,病毒經血液流至肝臟、眼睛,中樞神經等。
馬醫生亦提醒飼主,兔兔每日需要放風四小時,走動的地方需要鋪上軟墊,若長時間踩硬地會容易生腳瘡。盡量讓兔兔在平地活動,因為牠們的骨骼較脆弱,從高處跳下容易出現骨折。
一般兔兔會在春、秋時換毛,但馬醫生說,兔兔較難適應香港的溫度和濕度,因此牠們每日都在換毛。家長需要每天梳毛,避免兔兔吞下毛髮而積存於肚內,引致胃氣脹和腸停問題。
其實除了愛協之外,「香港兔友協會」、「兔廬」、「香港救兔之家」及「兔兔基地動物救援」有大量可愛兔兔供領養。如市民有意成為兔奴,可到各組織的社交平台查看正在待家的兔兔,以及向組織詢問領養事宜。

二月齊來領養棄兔

每年的二月是「領養救助兔月 Adopt a Rescue Rabbit Month」,是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ASPCA)於2002時所創立。
創立原因是大眾對兔兔存在很多誤解,例如認為養兔成本低、兔兔不需太多照顧等,最終導致飼主無法承擔或不願承擔照顧責任而棄養兔兔。
同時讓大眾認識養兔知識,例如兔兔繁殖能力强,若不進行絕育,會導致數量過多,進一步增加動保組織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