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滅一切魔障 大威德金剛 | 李丞責

藏傳佛教的五大本尊之一,大威德金剛乃文殊菩薩的忿怒相,為悲愍濁世有情在修習佛法時障礙繁重、壽命短促、智慧微劣而示現。

文殊菩薩許諾,修持大威德金剛者,可以殲滅一切魔障,藏傳佛教格魯派以大威德金剛作為主要修持。

調伏閻摩眷屬

文殊菩薩以忿怒形相化身大威德金剛的因緣,是因為閻摩傷害了許多的眾生,十方諸佛便勸至尊文殊前往調伏,於是文殊便越過南方的大海而來到地底下閻摩的住處,顯現為大威德形相,以十六足鎮壓十六無門鐵城,以中心密輪鎮壓廣大鐵城,發出哈哈嘿嘿等八種笑聲,並以大慈悲心調伏閻摩及其眷屬。

忿怒身相威猛

大威德金剛的傳承眾多,有二臂、四臂、十八臂、三十四臂等,有獨勇亦有雙身之本尊,最常見者為九面三十四臂雙身相像。

主尊大威德金剛,身相極其威猛,其體色深藍,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呈現踡右展左之姿態。其力能吞食三界,哈哈吼笑捲動其舌,具忿怒面紋,忿怒面紋旁,雙眉、眼目猶如壞劫烈火,紅黃怒髮直上衝。五乾顱骨以為頭飾,配帶五十溼潤人首顱骨珠鬘,配帶黑蛇梵線,人骨法輪及與耳環等諸白骨飾物以為莊嚴,大腹下垂,赤裸身形,虛眉、眼睫、鬍鬚及諸毛孔猶如末劫烈火熾燃,黑根本面水牛容顏,至極忿怒尖角銳利。

守護修行者

大威德金剛身相所表示之意涵,九面者代表九分語教;二角者為世俗與勝義二諦; 三十四臂與身語意三,顯示三十七道品,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十六足為十六空性。與佛母和合顯大樂極增盛。右足踏諸人等,謂八種悉地位;左足踏諸鶩鷹等,謂八種清淨自在功德。裸露表無覆無蓋;髮絲向上直衝乃顯示涅槃果位。

修持的每一位行者,必受到大威德金剛的守護,於修行路上戰勝三毒,在追求覺悟的旅途中穩固而堅定,直至佛果。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