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生無量天尊,作為復旦的校友,能帶着一群師兄參加哲學課堂研學,我真的很開心。我們一起聽了《道家哲學》、《易經要旨》、《未來哲學》和《哲學價值》這幾堂課。
這幾天,師兄們就像找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深入地去思考和探索智慧的領域。他們通過哲學不僅思考社會,還思考自己和人類的未來。每次上課,大家都是興致勃勃的,我覺得大家學哲學,不只是為了學到甚麼,而是為了感受那種哲學帶來的震撼!
有的師兄學完後說,回家的路上感覺行囊變重了,腦袋也變豐富了。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思維和視野都變得更廣闊了。哲學讓我們心胸變大,眼光變遠,超越那些瑣碎的事情,從更高的角度看世界,對現實進行批判,推動各個領域的進步。
當然啦,開始的時候,有些人可能覺得哲學就像心靈雞湯,但真的參與進去後,才發現哲學是多麼重要。心靈雞湯可能只能暫時讓我們感覺好一點,但哲學是要面對痛苦的,它要找出痛苦的根源。哲學是尋求真理的學問,不是單純為了讓我們放鬆。對我們修道的人來說,哲學的智慧更有意義,因為只有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才能不受別人影響。
這次活動,我相信大家最深的感受就是這是一種「一群人的浪漫」。我們感受到了西方浪漫主義的影子,就像是中國道家思想那樣,那些感動、眼淚、衝動、熱愛,不就是人的真實,道法自然的一部分嗎?閉上眼睛吹吹風、淋淋雨,感受一下心跳,這種感覺比甚麼都真實。不要讓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讓我們變得麻木。想淋雨就去淋,想發呆就發呆,保留心中那份熱情和自由。
老子、莊子兩千年前就告訴我們「別折騰」「順其自然」。道家說「道法自然」,不就是讓我們不要被社會的規則束縛嗎?莊子總是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和魚講話,不就是認為人活得越簡單、越真實,才越自在了嗎?
浪漫主義說「理性別太張揚」,道家說「無為而治」;浪漫主義歌頌暴風雨中的呼喊,道家則喜歡山水之間的寧靜—但它們本質上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拒絕成為工具人,強調人不是機器,不要用冷冰冰的規則來定義我們。有些東西是公式算不出來的,也是語言說不清的—比如愛情,比如美,比如突然看懂一片雲的時候那種感動。
哲學也是這樣,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人。
有些東西是公式算不出來的,也是語言說不清的—比如愛情,比如美,比如突然看懂一片雲的時候那種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