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生無量天尊!最近終於有空去醫院做了個全身檢查了!很多人看到我這個行為之後,給我的留言竟然是「早日康復」之類的,看來很多朋友們都覺得我比較累了,都比較擔心。幸運的是在如此高的工作壓力之下,全身檢查完之後,身體並無大礙。
在這次的檢查之中,我就在思考我這非常繁忙的工作安排是否應該如此,雖說這忙碌的工作是一個很好身體力行去弘道的機會,但有時候就個體生活智慧而言,我也會忘記了道家「留白的智慧」,也可以稱之為「留餘地的智慧」。一言以蔽之,凡事不留餘地,便難以持續,難以為繼。
想想我這一兩年來,如此努力的為大家帶來這麼多的內容,但這樣不眠不休的行為能否長久呢。我記得王弼在闡述《道德經》的這個道理時,留下了一段堪稱經典的名言。他說:「窮一家之量,不能全家。」
這裏的「家」,指的是世家大族。倘若你的能力,竭盡全力,也僅僅能勉強管理好一個世家。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真的將一個世家交給你,你也是無法勝任的。
他又說:「一國之量,不能成國。」
這意味着,如果你的格局與器識,剛剛好能夠治理一個邦國。那麼,若真將一個邦國託付於你,你同樣是難以成功治理的。緊隨其後的八個字,更是點明瞭核心:「窮力舉重,不能為用。」你用盡全身力氣,勉強舉起一件重物。此時,這件重物對你而言,已經失去了它應有的功用,你無法再利用它做任何事情。
這個道理,不僅用於我們的日常工作,在任何領域,任何情境下都普遍適用。
因此,為人處世的關鍵點,便清晰地顯現出來。人必須審度自身的德行,衡量自己的能力。你擁有多大的格局與胸懷,才應去追求多大規模的事業。
如果你不能正確地審度德行、衡量能力,而去強求那些超出你能力範圍,超越你格局界限的空間與位置。通常情況下,你是無法得到的。即便僥倖得到了,最終的結果也往往是事業的毀滅,以及自身的敗亡。我們環顧四周,會發現太多太多這樣的人。
正如那句古語所言:「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往往就在於格局的不足。
所以,當一個人身處某個重要的位置時,確實需要做出一個清醒的抉擇。
你究竟是選擇「躬耕於南陽」,在太平盛世中保全自己的生命與品性。還是有其他的追求與抱負。保全自身,並非僅僅是在亂世才顯得艱難。即便是在太平盛世,你也未必就能輕易地保全自己。
對於我來說,就像一面鏡子一樣,看看那些能力過強的人,常常忙忙碌碌,日夜操勞,如同高速旋轉的陀螺,片刻不得停歇。試問,「其能久乎?」他們能夠長久地維持這種狀態嗎?
所以,人無論在哪個方面,都需要懂得預留這份「餘地」。
但這裏我覺得肯定也有例外,當你身處一個特別關鍵、特別重要的位置,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後,你就不再僅僅是你個人了。
一個人如果已經達到了某個相當的高度,卻依然將自己僅僅視為一個普通的個體。那麼,他很可能會因此毀掉自己的事業,甚至毀掉自己的人生。
實際上,當我們真正達到某個高度,或者在追求那個位置之前,就應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將來,各位或許有機會成長到非常高的高度。
請記住我今天說的這句話:到了一定的高度,你便不再是你自己。
到了一定的高度,你餘下的一生,或許只剩下諸葛亮的八個字能夠概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問你們一句,現在的你有為自己留有餘地嗎?
當一個人身處某個重要的位置時,確實需要做出一個清醒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