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事、吉祥話、吉祥物,充滿在文化的每一處空間。不管是瓷器、工藝品,還是建築,在每一個圖景、每一處細節之中,我們都可感受到吉祥文化的無處不在。從古至今,講究吉利的人們,用諧音代替了這種吉祥意願,喜歡把一些美好的願望寄託在一些器物之上。如流行在木匠行業裡的「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在過去,木匠是個我們難以想像的火爆職業,農村的木工可是一項體面的手藝活,因為那時候的家裡都買不起傢俱,所以大多時候是請工匠製作。其祖師爺魯班不僅把精細的做工工藝流傳下來,隨著歷史的發展,生活經驗及世俗文化也影響著木匠們做活的規矩。他們不僅考慮每種木材的材質特性,還考慮到不同器具使用場景及世俗常識。
「床不離七」
「床不離七」,農村木匠量東西尺寸時,用的都是木匠尺,在丈量時都會在末尾留上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四尺五寸七。
不僅是尺寸,在床的結構上也離不開七。如穿樘是七根,床頭靠背也是七根。
「床不離七」的諧音是「床不離妻」,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
還有一種寓意是有了這個「七」,希望睡在床上的人不用擔心獨自一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如今,很多人做床也是按照這個標準來定製尺寸,除了個別身高突出的人需要定製以外,這些尺寸已經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家庭的需要。
可見,「床不離七」不但有著美好的寓意,而且也是按照人的身高來量制的尺寸。
還有一個說法是「床不離半」。過去民間的雙人床也常見四尺二寸半,若是問起師傅,他必定回答:
「床不離半(伴)嘛!討個彩頭,這是行家規矩。」因為「半」和「伴」諧音。
「棺不離八」
「棺不離八」,指的是打棺材的時候,不管是給什麼人打棺材,個子高也好,矮也好,棺材的尺寸只有八尺,不多不少。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