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街衣的傳說與習俗│李丞責

農曆七月開始,鬼門關大開,時隔幾年疫,情香港人再燒街衣,李丞責師傅就趁這個機會,講解各種燒街衣的傳說、習俗和儀式。

鬼月傳說

關於盂蘭燒街衣這傳統,又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話說東漢時,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大行其道,他的親戚蔡莫也造起紙來,但所造的紙質素差,賣不出去。於是蔡莫便和妻子自導自演了一場戲。蔡妻先假裝死去,親友來拜祭時,蔡莫搥胸頓足哭靈說:「你死了,我要這些紙有甚麼用呢?」跟着在靈堂將大堆紙燒了。過了幾天,蔡莫便四處告訴人,「亡妻」報夢給他,原來陰間是用紙當金錢用的,可能是古時的人思想較單純,竟紛紛光顧蔡莫,以求令先人富起來,自然,蔡莫就最先富了起來。無論這故事是真是假,但燒衣民俗,既然能令生者心安理得,又表達了生死之間溫情的一面,故一直備受尊重。此外,焚燒冥鏹(衣紙)的熱力亦有助改運,可以除去皮膚上的負性磁場。

汪明荃每年鬼節都會「燒街衣」,不少網民留言表示汪明荃親力親為燒街衣,十分抵讚。

燒街衣祭品

一、龍眼、花生、糖、生果二、燒肉飯(加芽菜仔、豆腐、水)三、白酒四、米一碗、一角硬幣20至40個五、100 張溪錢、100張七經咒備用六、黃皮葉、碌柚葉

燒街衣衣寶

一、觀音衣(白色)、招財進寶一份、一小叠壽金、平安錢一張。二、三支長壽香、九支細香、一對蠟燭。三、五角衣加幽衣幽祿(神魂執照),連五對蠟燭、十五支細香。五、街衣加幽衣幽祿三份,連七對蠟燭及一紮細香。六、七彩色紙及金銀(只摺小部分)、溪錢、冥錢、七經咒、往生咒。七、金、銀(不要摺角)。

燒街衣程序

一、所有祭品放在路口。二、燃點香燭,燒觀音衣、街衣。三、依次序化彩紙、金銀、溪錢、冥錢、七經咒、往生咒等。四、在火最旺之時撒硬幣(又稱撒陰陽錢)、撒酒、撒飯等。五、留100 張七經咒、100 張溪錢在回到住所樓下才焚化。回家前用黃皮葉、碌柚葉抹手。返家後,如情況許可,將米從窗口撒出街外,撒三次。返家前最好先跨火盆及用大百解掃身。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