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耀宗訪問近五百個劏房家庭,了解居住環境對學童的影響,研究社會福利政策,皆因想對世界有影響。
拋磚引玉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馬耀宗
更新時間:08:22 2024-06-23
發佈時間:08:22 2024-06-23

「我不是讀書很叻的人,會考差點不夠分,所有事情都是掹掹緊過。」八十後經濟學者馬耀宗,既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也是曾代表香港出賽的電競選手。

走進馬耀宗的辦公室,左邊一排高達、寵物小精靈等動漫模型,右邊書櫃又藏着一個個哥斯拉。他兒時家境不富有,父母很少買玩具,第一個模型彈珠人,都是自己一分一毫儲錢買的,這讓他學會珍惜,明白凡事得來不易。

他讀經濟學出身,起初研究銀行及金融機構,近年埋首鑽研社會福利政策、全民退保、劏房環境對學童影響等,因為他想做一些對現實有影響的研究,就像拋石頭,透過研究向政府拋出想法,無論最後有沒有被採用,只要能促進討論,讓社會掌握更多資訊,起碼達到拋磚引玉的成效。

 

都會大學上月邀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中)與學生探討房屋及置業議題,馬耀宗(右一)希望讓學生接觸官員,提升研究社會科學的學習體驗。
都會大學上月邀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中)與學生探討房屋及置業議題,馬耀宗(右一)希望讓學生接觸官員,提升研究社會科學的學習體驗。

 

戴啡框眼鏡,穿樹熊圖案T恤,辦公室的椅子擺放着幾個寵物小精靈的公仔,旁邊還有學生畢業時,送上的「胖虎」模型,三十八歲的馬耀宗,看不見一般學者嚴肅的形象和高不可攀的距離感。

他在長沙灣蘇屋邨出世,後來搬到大坑勵德邨成長,一家四口,與父母及一姐同住,居住環境不算大,但他覺得,屋邨有很多地方可以玩,那個年代,甚至會走入鄰居家中,鄰里關係密切,還有勵德邨是本港獨有圓柱狀設計的公營房屋,小時候的他,經常沿着走廊圍圈跑。

 

馬耀宗在二〇二一年以香港選手的身份,出戰「寶可夢亞洲對戰嘉年華」,打入四強止步。
馬耀宗在二〇二一年以香港選手的身份,出戰「寶可夢亞洲對戰嘉年華」,打入四強止步。

 

兒時家境不富有,買玩具算是一種奢侈消費,他試過偷偷儲錢買一隻彈珠人,後來被爸爸發現,覺得他無問准大人,胡亂花錢,隨即把那個彈珠人丟進垃圾桶。直至夜深,他一個人走到垃圾房,翻來覆去尋找,但找不到,後來知道,原來媽媽早已為他撿回來。他說:「我很珍惜這些模型,因為每一隻都是自己辛苦儲錢買回來。」

少年的他,喜歡坐車,志願當一名司機,載着別人到處去;但覺得要讀好書才有能力養家,於是死命讀,沒料就讀到博士。他坦言:「我不是讀書很叻的人,會考差點不夠分升大學,之後做所有事都是掹掹緊過關, 然後碌下碌下,幸運地大學畢業,又可以繼續讀上去。」

 

馬耀宗的辦公室放滿模型公仔,有高達系列,也有學生畢業時送給他的「胖虎」。
馬耀宗的辦公室放滿模型公仔,有高達系列,也有學生畢業時送給他的「胖虎」。

 

尋覓回響 讓社會知情

馬耀宗主修經濟,起初研究的課題,大多圍繞外國銀行和金融機構,做着做着,卻發覺除了交論文外,自己的研究好像不會對世界帶來任何幫助。後來他參與一個涉及全民退保的研究,當時發現,大多市民贊成,甚至願意供款,還舉行過一場記者會,引起很多回響。他記得時任特首幾日後表明不會考慮該方案,但就對他留下深刻感受,「原來我做的研究會有反應,雖然我沒有令政策改變,但起碼令當局回應。我開始覺得這類研究, 可能真的會對世界有影響。」

他續說:「我們反映社會的訴求,向政府提供一個想法、討論方向,無論最後有沒有被採用,當局都會回應,解釋為何考慮或不考慮,從中披露更多資訊讓社會知道。有時可能根本政府沒為意需要解釋,但回應過後,可令政府知道,提供更多資訊的重要。所以我覺得,能夠促進討論,都是一個好的過程。」

 

為了心愛的動漫玩具,馬耀宗會擺出浮誇的表情。
為了心愛的動漫玩具,馬耀宗會擺出浮誇的表情。

 

劏房學童 人窮志不滅

他現時正進行一項針對劏房學童的追蹤研究,了解他們會否因為居住環境,影響學習、自信和心理健康等情況,目前已訪問近五百個家庭。他形容現在的小學生,幾歲人仔已經會思考很多人生問題,有些學童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住劏房,上網課時害怕被人看見家中情況,擔心別人歧視自己窮。

回想從前,他說都有貧富差距的問題,但當時自己沒有想得太複雜,不會覺得悲情,也不會擔心被歧視,同輩間從不因為對方貧或富而不一起玩,甚至不少同學對基層工作都有衝勁和幻想,就像他想做司機,有人想做廚師。他覺得,現在有社交媒體,很多事情可以上網直接比較,可能看見同學去歐洲旅行,上網課時見到同學家中環境富裕,很容易知道別人和自己的差距,這種直接比較,有機會影響到他們建立自信。

 

如今有經濟能力,馬耀宗會出錢出力領養流浪貓,救助小動物。
如今有經濟能力,馬耀宗會出錢出力領養流浪貓,救助小動物。

 

研究當中,他問過受訪學童,居所裏會不會有自己的空間?很多人都說,由玩、做功課到吃飯,都在同一張床上,就這樣瑟縮一整天。「我聽到之後,會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那麼慘?為甚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馬耀宗說:「雖然他們好像很窮、生活條件不好,但大多積極樂觀、勤力讀書,可能英文稍為遜色,但整體成績不算特別差,跟家人的關係也親密,有些還會抱着媽媽回答問題,令我有所觸動。」

他也問過家長,為何繼續住在劏房,不考慮遷出?大多數人劈頭就說:「子女在這區讀書。」不少家長表示,住慣該區環境,鄰里朋友都在附近,如果搬出去,遠離市區,需要重新適應。他覺得,家長的原意是為了子女,但如果居住環境太過狹窄,也不利學童成長,長期處於狹小的空間活動,有可能影響學童在體能、空間距離等方面發展。

馬耀宗指出,近九成受訪者都是新移民,收入不高、學歷低,一來他們未必熟悉市區以外的其他地區;二來也有可能他們根本不知道,劏房以外還有甚麼選擇、該怎樣做,資訊出現鴻溝。他覺得,有需要讓劏房家長明白,不適切居所未必有利學童成長,有時即使搬離市區,但換來更大的居住環境、更好的生活質素,子女的快樂指數、生活滿足感也可能會得以提升。

政府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研究規管劏房標準,希望改善劏房的居住環境,取締劣質劏房。測量師學會早前建議,將劏房最小面積訂為大約一百平方呎,並就劏房的火警逃生、通風照明、廁所浴室的防水及衞生等方面訂立最低標準要求。

 

熱愛日本動漫的馬耀宗,會模仿角色的動作姿勢。
熱愛日本動漫的馬耀宗,會模仿角色的動作姿勢。

 

提供選擇 助解決問題

在馬耀宗眼中,他最關心的是人均居住面積,因為他接觸過的學童,正正就是所有生活都堆疊在同一張床進行,每個人佔有的面積,應要有一個合理的比例。他也提醒,如果規管標準一下子訂得太高,令經營成本大幅上漲,甚至無利可圖時,雖能減低供應劏房的誘因,但也有可能導致有一班人無得住。

簡單經濟學而言,「為何劏房市場存在,租金去到現時水平,就是因為有需求,若貿然一刀切取締大量劏房,有些家庭真的因為子女就讀的學校,渴望留在原區,如被趕走怎麼辦?」

他建議取締劏房前,應先解決安置問題,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或是一種方案,可增加供應,同時也要讓劏房家庭知道,過渡性房屋能改善居住環境,帶來甚麼好處,以及對學童的心智成長有何幫助等。

目前過渡性房屋大多由非政府組織營運,他說:「如果令到需求增加,能否鼓勵社會上更多持份者參與籌辦,例如私人機構都願意做?我覺得就是這個方向一步一步走,從而帶走劏房的需求。」

未來規劃  審時度勢

標榜發展核心商業區宏願的新地段,近年相繼落成,但實際情況不似預期,部分用來搭建簡約公屋,惹來爭議;經濟增長放緩,不少地皮流標,地價收入較過去幾年大幅回落,庫房無法進帳。未來城市土地規劃,該何去何從?

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馬耀宗說,早幾年黃竹坑的樓盤接近三萬元一平方呎,現在可能只值萬多二萬元,那些在三萬元購入的人怎麼辦?他們買的時候可能看見「躍動港島南」的規劃,銳意發展核心商業區,但最後情況未有做到;又如啟德原來的規劃和現在的實況,同樣都出現落差。

他指,自二〇一九年後種種原因,經濟環境和發展方向已經不同。未來的規劃可能需要考慮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是否跟原來的規劃不同,「例如現在是否有相應的經濟增長?不論是出生率變化,抑或移民潮,人口增長又有沒有改變?加上目前政府的財政狀況,如果人口和經濟增長不如最初規劃時的估算,就要審時度勢,調整規劃項目。」

 

馬耀宗的辦公室, 擺放着一排排動漫模型。
馬耀宗的辦公室, 擺放着一排排動漫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