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玲從小喜歡教育,即使兒時玩遊戲,也喜歡扮老師。
打造狀元搖籃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創校校長劉筱玲
更新時間:17:27 2022-08-24
發佈時間:17:27 2022-08-24

國際文憑課程(IB)滿分狀元、藝人郭可盈、胡諾言及徐淑敏等名人子女,以至被姜濤點名大讚有 音樂才華的新世代唱作人湯令山,全是出自本地私立一條龍名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創校不過二十 年,去年登上全球IB成績最佳二十大,這所備受注目的學校正是由著名教育家劉筱玲博士一手打 造。

說她是先鋒教育家並不為過,她是語文教育專家,創辦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學會,培育無數語文教 師;早年亦推動圖書教學法、中文創意默書法。在普教中爭議出現之前,她率先研究普通話教中文 的可行性,以博士論文闡述箇中利弊。

超過半個世紀的教育生涯,劉筱玲贏盡教育界的掌聲、見盡歷朝教育改革,計劃明年退下前線的她,坦言教育也需要隨時代、環境轉變,寄望未來愈改愈好。

每年小一簡介會,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總是人頭湧湧。即使近年移民潮湧現,這校小一入學仍維持平 均每四千人競爭一百八十個學位,有名人家長更曾因子女被錄取而欣喜若狂在臉書分享。 

身為創校校長兼學校顧問的劉筱玲說,相信家長是支持學校的理念,「Every Child is good at something(每一個孩子都有擅長的事)。很多孩子以為自己是蠢材,以為自己不是讀書的好手,其 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有自己專長,毋須人人都一樣。」

主張快樂學習、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劉筱玲,明言「一個也不淘汰」,更稱從來沒有招攬尖子學生入 讀,因為自己的學校已經成為了狀元搖籃,過去兩年出產了十六名IB滿分狀元,全校超過一百人考 獲超過四十分,無論是本港或海外名牌大學無不輕鬆直升。

「我就是喜歡教書!」年過七旬的劉筱玲談到教育就眉飛色舞。這個狀元推手從小就愛教育,別人 小時候玩「煮飯仔」,她則扮演老師。劉筱玲安排鄰家小朋友坐在櫈仔,自己就拿着粉筆在木板上 寫寫畫畫,佯裝上課,然後每人派幾張紙,鄰居小朋友假裝做功課,她自己則為對方批改給分, 「說不出為甚麼喜歡,就是覺得很有樂趣。」

獲女兒鼓勵 當上校長

劉筱玲有六兄弟姐妹,連她在內四名女兒最後都成為老師,不過她回想姐妹們小時候玩的都不是扮 老師遊戲,似乎只有她自小憧憬做老師。

「六十年代,女生最流行三種職業:護士、空姐和教師。」帶着老師魂的劉筱玲理所當然執起教 鞭。一九六四年,她從柏立基教育學院畢業,趕上當時的難民潮,對老師需求大增,師範只需讀一 年就可上任。「那時徙置大廈林立,四處是學校,天台是一間小學,大廈地下又是另一間小學。」

 

六十年代劉筱玲畢業後任教的第一間學校是橫頭磡十九座循道學校,目前已拆卸重建。
六十年代劉筱玲畢業後任教的第一間學校是橫頭磡十九座循道學校,目前已拆卸重建。

 

她還記得第一間任教的學校在橫頭磡,環境並不算好,但學生求學的心與笑容,從六十年代至今仍 無太大改變。一想起學生,氣質雍容的劉筱玲忽然變得可愛起來。即使當年初出茅廬,她對中文教 學法已甚有「諗頭」,「細路仔怕默書,我就設計出一套『愉快』默書法,課堂之內隨時默書,但 不計分數,只為驗證學習成效。」

與學校前輩老師的傳統教法不同,劉筱玲主張快樂學習,漸漸走出自己的風格,令學生學得開心, 她自己也教得愉快。

早在學界推行普及閱讀前,劉筱玲已在課室設立圖書角,將教學串連圖書、故事,設計各種教案以 圖書代替課本,以「衝破一本書的束縛」的口號,推動以圖書學語文的教育法,「好多家長質疑成 效,擔心學生無辦法應付考試,後來見證學生的改變,思維變得更靈活,才願意接受。」

九十年代的劉筱玲擔任老師已超過二十年,資歷足夠讓她更上一層樓,但因太喜歡前線教學,她從 無考慮需專注行政工作的校長職位,甚至坦言「喜歡小朋友的世界,不喜歡大人的世界」。自言是 浪漫主義者、不為仕途打拼的劉筱玲,從老師變成校長,全因女兒一席話。

 

劉筱玲早年在香港優秀教育工作者選舉中獲頒傑出教學方法獎。
劉筱玲早年在香港優秀教育工作者選舉中獲頒傑出教學方法獎。

 

「那時四十幾歲,女兒正在讀大學,她叫我快點申請做校長,否則五十幾歲,別人就不會請你。」 適逢當時教育學院復修課程導師也鼓勵劉筱玲「做校長可以更容易實現教育理念」。在眾人鼓勵 下,她終於踏前一步,成功擊敗數十名競爭者,成為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校長。

營運一間學校並不容易,連串課堂設計、課堂安排乃至學校採購、裝修,劉筱玲都要參與,繁重的 工作仍無阻她繼續鑽研語文教學法,其最為人熟悉的教學法是普通話教中文。

「推普教中並不等同要滅粵語,兩文三語同樣重要。」到底「粵教中」好,還是「普教中」好?早 在九十年代劉筱玲已進行為期五年的研究,追蹤學生中文學習成效,發現普通話有助提升中文學習 效能。

「當時安排同一位老師教兩班不同學生,一班用廣東話,一班用普通話,每一班學生分為三組。成 績最好的學生,無論用甚麼語言學中文,成績仍然標青,潮州話學中文都不成問題;成績中等的學 生會略有進步;最大差異是成績稍差的一組,用普通話學中文後,成績有很大進步,部分人從不合 格變合格。」這個研究結果亦收錄於劉筱玲北京師範大學的博士論文。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早前舉行二十周年校慶開放日,劉筱玲與學生合照留影。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早前舉行二十周年校慶開放日,劉筱玲與學生合照留影。

 

有想法、有方法,劉筱玲在學界已小有名氣。回歸前,劉筱玲在香港優秀教育工作者選舉中獲頒傑 出教學方法獎;〇一年,政府亦因劉筱玲致力在小學推廣中國語文教育,向她頒發榮譽勳章。

當保良局計劃開辦一條龍私立學校時,再找上劉筱玲幫忙,從此她當上了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校長。 從校舍重建的工作做起,她堅持興建一個容納千人的大禮堂、藏書量豐富的圖書館等,學校的一磚 一瓦無不貫徹這位創校校長的教學理念。

退休出書 談教育

還有她提倡的普通話教中文、圖書教學法、樂器課納入正規課程、各年級不排名的愉快學習法、小 學畢業論文制,這些教學設計全數在這所一條龍私立學校中實現。

劉筱玲另一個身份是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學會主席,這個主席一做也是二十年,每年舉辦兩岸四地小 學中國語文教學觀摩交流,屬當年少有。教育局亦委任及資助學會舉辦中國語文菁英計劃,發掘中 文資優生。

 

劉筱玲每年跟隨不同年級的學生到世界各地參加學習之旅, 圖為十年級同學的德國學習之旅。
劉筱玲每年跟隨不同年級的學生到世界各地參加學習之旅, 圖為十年級同學的德國學習之旅。

 

近年劉筱玲部署逐漸退下火線,去年七月她給家長和老師的信已透露去向,從創校校長轉為全職學 校顧問,協助隨她一同創校的莊美珍總校長接棒,明年正式退休,「退休之後可能都會很忙,目前 考慮出版以自身經歷出發的書籍,講講香港教育史。」

縱橫教育界半個世紀,劉筱玲從回歸前的教育署、教育統籌局、教育局,歷經不同朝代的教育官 員,從小學升中試、學能測驗、全港系統評估、中學會考、高考到現在中學文憑試,見證多次教育 改革,從精英教育發展成普及教育。她說:「教育改革都是向好,課程可以不斷變,配合學生能 力、學習氣氛而變。」

寓公職於家庭聚會

劉筱玲在教育學院進修的專業,其實不是中文而是音樂,多年來她不曾放棄音樂。每一個星期六下 午,她都拋下雜務,以音樂總監及指揮的身份,與教會兒童合唱團的孩子說說唱唱,目前連五個孫 女亦先後加入合唱團,寓公職於家庭聚會。

 

縱橫教育界五十年,劉筱玲計劃明年退下火線,她認為課程可以配合學生能力及學習氣氛而不斷改變,寄望未來會愈改愈好。
縱橫教育界五十年,劉筱玲計劃明年退下火線,她認為課程可以配合學生能力及學習氣氛而不斷改變,寄望未來會愈改愈好。

 

早在九十年代開始,她一直服務教會兒童合唱團,原本打算升任校長後,辭任公職,連女兒亦極力游說她放棄。但教會牧師多番挽留,劉筱玲終留下,且一做三十年,在任時間比當校長更長。

每年暑假的頌唱之旅及周年音樂會均是兒童合唱團的重頭戲,她有份帶隊的頌唱之旅走遍世界,足迹遍布全球多個國家,紐西蘭、丹麥、芬蘭、南韓及澳洲等地。隨着劉筱玲的孫女們先後加入合唱團,這個公餘活動,變成其家族活動。每年一次的海外演出,更成為劉筱玲一雙兒女的家庭外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