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2:00 2025-03-30

大部分介紹香港的常用字,都會有「這裏是華洋共處的地方」。香港人確實早在過百年前,就已適應有不同種族人士一起生活,總有些鄰居、同學或朋友是膚色不一樣,
儘管他們會被稱為少數族裔,但因為大家都是土生或土長,所以同樣都是香港人。
出生於巴基斯坦, 強調自己是「香港仔」的艾歷斯(Mohammad Ilyas,Alex)是其中一員,在這個地方成長,因要養家,所以好勤力地工作;因為好勤力,讓他遇到伯樂教他做生意;因為勤於幫人,他走去參選區議會,雖然落敗,但他仍想在體制中堅持有人為少數族裔發聲,「因為香港是我家,我對這裏很有感情,我會在卡片上名字後加上『香港仔』三個字。」

艾歷斯能操非常流利廣東話,不單口音純正,而且用詞地道,「未夠秤」、「揸Van仔」等,就如跟普遍港人對話一樣親切,原因是他一九七八年就移居香港,一直都有講廣東話,「我在巴基斯坦的一個臨近印度邊境的小鎮出生,因為爸爸在香港做保安,之後就申請我來。」
他經父親安排在香港讀書,兩父子相依為命,可惜好景並不常,「一九八三年爸爸過身時,我只有十五六歲,媽媽與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仍在巴基斯坦,因為入境處說我『未夠秤』,連唯一在港的親人也死了,因此要我回巴基斯坦,我當時非常傷心。媽媽與弟妹在家鄉生活一直依靠父親寄錢回去,父親一走,全家頓失收入,幸好有親戚幫我向領事館求情,最終領事館出信,讓我能留港工作。」
獨自留港的艾歷斯,未來得切感受一下青春期的反叛日子,就要擔起養家重責,「起初我做跟車搬運,到考了車牌便駕駛客貨車、貨車。那時打三份工,早上駕駛客貨車送貨、晚上就去酒樓做代客泊車,凌晨再去送鮮魚。我要好勤力才儲到錢, 正式申請媽媽、三弟妹來香港團聚。」

一直默默苦幹,他的努力終於被一位伯樂看見,從此改變了人生,「那時酒樓老闆 James Lau說,我這樣年輕, 做代客泊車沒有前途,叫我去他公司,教我做生意。那時他讓我試做三個月,看我能否勝任,如果成功就請我做經理,不成功就回去做代客泊車吧!」
結果艾歷斯因為認識很多印度、巴基斯坦人,可以連繫到當地貨運,成功找到很多生意, 「最後酒樓老闆真的請我做經理,又帶我做西裝、出『大哥大』手提電話,帶我去買公事包,我就一直做下去。到一九九七年,老闆知道我叻仔、勤力,想開一間公司給我打理,如是者,我就一直做到今日。」時至今日,二人仍是好朋友,「他對我好好,每次去馬場,都向人介紹我是他的同事。」

往日受助今日回報
因為年少時受過親友的幫助,這份恩情一直深深影響艾歷斯。今時今日的他,卡片上列滿眾多公職職銜,其中兩個具代表性的,分別是香港巴基斯坦協會與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 都是服務少數族裔,「當年爸爸死後,很多人幫過我,所以我也喜歡幫人,最初加入香港巴基斯坦協會,主要是做翻譯,有時去醫院,有時去警署,哪裏有需要我都去幫手。」
「後來我又加入了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以前香港沒有清真食物,小時候有個夢想,希望兩大快餐店會做清真食物。我就聯絡麥當勞,他們說做不到,我改去KFC,跟他們開了幾次會,他們就肯在尖沙咀一間分店嘗試,結果生意非常好。我很開心, 到今日已有三十間賣清真食物的KFC , 現在都有小朋友叫我『Uncle KFC』!」
艾歷斯表示,平日最常要幫助處理的是殮葬需要, 有一個例子讓他非常深刻,「前年有單新聞,在深水埗有個印度女人殺了三個女兒,他們家庭沒有錢,我就找了深水埗的民政事務專員,因為三個小孩死了,要埋葬一個都要七萬多元,問他政府能否幫手呢?我很感謝他,在一個多小時內就批核到,同時也要感謝一樣反應好快的周大福,贊助了二十多萬元,實在很感謝他們。」協會收到很多求助,都是身在香港的巴基斯坦人逝世,遺體要運回巴基斯坦安葬,「幫他們安排、籌錢,叫人捐助之餘自己又捐一點,幫得到就幫。」

香港才是我的家
前年艾歷斯走得更前,參加區議會選舉,雖然最終落敗,但為族群發聲的心願仍然不變,「上年受到邀請叫我去參加區議會選舉,有少數族裔參與很好,但最弊三個都在油尖旺南同一區出選,我已是當中最多票數。其實我想選立法會,現在立法會全部都是中國人,應讓讓少數族裔參與。我想有個聲音,有甚麼問題都可以反映給政府聽,成為少數族裔的橋樑。『香港仔,繼續幫到底』是我的口號,選不到不要緊,會繼續幫。」
在艾歷斯的卡片,名字後特別寫着『香港仔』三個字,「我很小時候已經來香港,在香港讀書、在香港結婚,有四個兒子。香港是我的家,我對香港很有感情。我的卡片寫『香港仔』,因為香港人又老實,又勤力,我最喜歡香港人,去過好多國家、看過很多人,都覺得香港才是自己的家。」

他憶起參選時的一個片段,更讓他深深感受到對這片土地的愛,「我以前好窮,在佐敦的華豐大廈住,一個單位睡了十個人。四十年後,我回到華豐大廈拉票,當年的窮小子成為了候選人,回想起來都很想哭。我好幸福, 不是人人可以這樣幸福。我以前好窮, 但在香港只要你是勤力、誠實的人, 加上少少幸運, 就會成功。希望年輕的人不要走捷徑,因為現實世界沒有捷徑,一定要勤力。」


見證少數族群團結一致
艾歷斯與少數族群的關係十分良好,而且動員能力高,確實是當中的最佳代表。例如上年他幫人做到中國的旅遊簽證,回響極大,「先是拍片介紹服務,幾萬人看過短片後,有幾百個人上來申請,好多謝很多義工又出來幫手,這個社群會聽我分享。」
去年的區議會選舉,他又動員一班年輕義工為他拍片助選,得利用影片、社交媒體與市民溝通,「參選區議會後,有更多人認識我,不單止是巴其斯坦人,華人也因為那次選舉而認識我。」除了見證少數族群的團結一致,艾歷斯亦確實成為了彼此溝通的橋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