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2:00 2024-10-21
所謂「沉默的」疾病,是指無早期症狀或症狀輕微的疾病,讓患者不以為然,直至發病時多為時已晚。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疾病之一,大部分患者初期無明顯症狀,當中不少人出現骨折後,方如夢初醒般被醫生診斷出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新陳代謝的疾病,會導致骨質密度減少,使骨骼結構變得脆弱,增加骨折的風險。骨質疏鬆症一旦導致骨折,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作息,輕則行動不便,嚴重者甚至無法自理,需要其他照顧者協助生活。
骨質疏鬆偏愛女性
女性為何較男性容易被這個沉默的病魔盯上?骨科專科醫生官東樑指出:「女性的骨骼結構通常較小,普遍女性的骨量峰值低於男性。」骨量即骨骼所含礦物質的總量,是骨密度的指標,用來代表骨骼的健康狀況。骨量峰值越高,代表身體在餘生中維持骨骼健康的骨骼越多,日後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就越低。
女性的兩個關鍵生理階段,與骨質疏鬆症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首先女性會經歷妊娠、分娩、哺乳等一系列時期,而嬰兒在成長過程中所需的鈣主要來源於母親。
官醫生說明:「數據顯示,孕婦於分娩前最後六周,向胎兒供給的鈣量,可高達每日三百至三百五十毫克,佔母體攝入量的三分之一。在哺乳期,接受純母乳喂哺的新生嬰兒,母親的乳汁是供應鈣的主要來源。出生六個月內的嬰兒,通過乳汁每日攝取約二百至三百毫克的鈣。在整個孕期和產後完全哺乳六個月內,母體通過乳汁輸送給嬰兒的鈣量高達一百克。假若母體在飲食中鈣供應不足,便會動用自身骨胳組織中的鈣,來維持乳汁中鈣的穩定,因此母體在整個孕期和哺乳期中容易嚴重流失鈣。」
官醫生續說:「此外,步入中年後,女性會經歷更年期。於更年期,對於骨骼有保護作用的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導致女性的骨質密度隨之大量流失。反之,男性的雄激素並不像女性在更年期那樣波動,他們的骨質密度能平穩緩慢下降,因此女性更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
正因女性在生命周期中的多個特殊時期,加大了她們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女性比起男性更應關注骨骼健康,提前做好骨質疏鬆風險篩查,實現早預防、早診斷和早治療。
患病並非無跡可尋
官醫生感慨:「在傳統思維中,彎腰駝背、走路不穩、出現腰背痛屬於正常老化現象,這些身體發出的警號經常被大眾忽略,因而未有意識進行骨質密度檢測。」他呼籲沒有症狀但年過四十歲的人士,尤其女性和高風險人士,如有骨質疏鬆症家族病史、體重過輕、骨架較小、女性雌激素不足及患有內分泌失調病症等,可每三年接受一次骨密度檢測。常見的檢查方法包括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DEXA)和定量超聲波檢測(QUS)。
DEXA是利用兩種不同能量的X光分析體內腰椎和髖骨的骨質密度。不同密度的骨質對X光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從而推算出骨質密度,用以檢測體內骨質的流失情況。官醫生提醒,如病人懷疑或確定懷孕,進行此檢查前須提前告知醫生或放射診斷師。而QUS利用測量超聲波穿透骨骼時,強度的衰減及音速的變化來分析骨密度,通常用於檢查手指、腳趾、膝蓋骨等部位。
一般來說,骨質於童年及青春期迅速增長,於三十多歲時達至頂峰,並於青壯年期維持在最高水平,及後骨質開始流失。除了檢查以外,及早預防是避免患上骨質疏鬆的不二法門,建議可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建立足夠強健的骨質。此外,根據個人身體狀況做一些要骨骼負重的運動,如行樓梯、太極、緩步跑、急步行、跳舞等,能夠幫助建立骨骼的鈣質儲備。同時,應均衡飲食、攝取足夠鈣質、適度曬太陽、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均有助減慢骨質流失的速度,降低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