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新科技x勤訓練 中風復康治療成效高
更新時間:16:03 2024-05-02
發佈時間:16:03 2024-05-02

近年中風越見年輕化,幸及時救治及勤力進行復康訓練,能夠大大回復活動能力,有患者更可以重回工作崗位。中風復康訓練亦與時並進,引入人工智能及虛擬實境等新科技,配合傳統訓練,擴闊患者的復康之路。 
今期就由仁安醫院物理治療師分享各種嶄新技術,如何令中風患者受惠。

短短的五米路程,五十八歲的黃先生沒有想過,要盡最大努力,始能完成這段路。
去年一月,任職巴士司機的他如常上班,午飯期間卻突然昏倒,被送入院搶救。清醒過後醫生告訴他剛發生缺血性中風,已進行溶栓治療,由於腦部曾經缺血致部分腦細胞死亡,其活動力會受影響。當時黃先生左邊身體無法用力,頃刻萬念俱灰,心想︰「難道我的人生要這樣過嗎?」
作為家中經濟支柱,黃先生自言不能就此度過餘生,留院一星期情況穩定後,醫生安排他接受物理治療,他下定決心要盡快回復活動能力。然而最初他感到極度沮喪,連最簡單的站立與步行也做不到,其後更因痛風發作,訓練變得更為困難。
由於疫情關係,黃先生被轉到仁安醫院繼續進行物理治療。該院物理治療師先為他進行評估,然後制定復康策略。
物理治療師先利用傾斜治療床幫助他被動式站立,及進行一系列訓練加強軀幹控制、平衡和姿勢;亦利用懸吊身體的步行器讓黃先生學習步行,之後展開密集式下肢及步態訓練。他記得,最初用患腳每踏出一步都倍感困難,幸好得到物理治療師與助理指導,步行及活動能力終於得到改善。經過三星期訓練,經歷中風的他已經能利用四腳手杖走路。

沉默殺手 可致殘障

港大醫學院中風研究組數字顯示,二○○一至二○二一年二十年間,每年有一萬三千五百至一萬四千人因中風而入住醫管局醫院,當中年輕中風的數目則由二○○一年的一千五百三十一人升至二○二一年的二千二十八人。
中風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能瞬間奪走人的活動能力,甚或是性命。據統計,中風患者三個月內的死亡率大約是百分之三十,少於兩成患者會有嚴重殘障。看似悲觀,但其實有超過一半患者能夠像黃先生般,完全回復自我照顧能力,復康治療就起着關鍵作用。
一般而言,中風後首三個月是康復的黃金期,仁安醫院物理治療師陳穎儀說,復康訓練的目的,是盡量因應患者情況,訓練他們能夠自我照顧,甚至可以回復以往生活,重新投入家庭及工作等崗位,成功與否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患者本身狀況及心理狀態等,當中家人支持同樣重要。
在開展復康訓練之前,物理治療師需要確定患者的生活表徵是否穩定。頭一、兩天,會因應他們情況,先透過胸肺物理治療清除痰涎,以維持肺部擴張及呼吸,並會因應肢體活動情況去保持關節柔軟性,才會進展至運動訓練。
陳穎儀說,復康訓練涵蓋伸展關節運動、肢體活動訓練、步行訓練及家居照顧者訓練等,制訂復康計劃之前,必須考慮以下因素︰病史、中風前活動能力、昔日生活習慣、肌肉張力、肢體活動情況及自理活動等,經過仔細分析,便會制訂合適及針對性復康訓練計劃。

復康訓練  越早越好

「中風後,腦神經需要重新開闢神經路徑去控制身體活動,故此訓練越早開始越好,屆時重拾身體機能的機會就越大。如果沒有進行活動訓練,肌肉不但萎縮,更可能因長期臥床而容易生壓瘡,關節亦會變得僵硬,以致活動能力較難回復。」陳穎儀說。
比對接受復康訓練及沒有接受復康訓練的中風康復者,活動能力的確有所分別。過去就有不少研究引證物理治療有助中風患者回復生活功能,特別是大腦本身具備「神經可塑」的特性,透過不同刺激與重複性練習,能夠重新建立受損的神經元網絡。近年有文獻分別指出,接受機械輔助療法的患者,上肢能力比沒有參與患者多進步兩成;接受神經肌肉促進療法(PNF)後,比起沒有接受的患者,步行速度及平衡能力可高出一至三成。

傳統儀器 訓練患肢

隨着科技進步,如今針對中風的復康訓練,一方面透過各類傳統、成效顯著的工具,助患者重拾活動能力,另一方面善用了科技的優勢,增加訓練成效。
陳穎儀舉例說,懸吊式步行器是許多中風康復者的良師益友,它能夠讓患者在安全狀況下進行運動,使其能夠專注於步姿訓練。當能夠穩定步行,肌肉力量回復,再用扶手欄杆輔助步行,之後再視乎訓練成效而轉為用四腳架、四點式手杖輔助步行。
傾斜治療床,是另外一種針對下肢肌力嚴重不足而無法站立問題的儀器。透過改變傾斜站立的角度,達至站立訓練的目的,以增加患者直立的機會,並可增進呼吸及循環系統的功能,適用於下肢及肢體較弱的復康人士。陳穎儀補充,物理治療師亦會使用電療,以刺激患者的肌肉活動,從而加強肌肉力度及控制能力。
另外一種經研究證實有助改善中風後活動能力的,則要數到「鏡像治療」。其原理是讓患者坐在鏡子前,活動健康上肢,藉着鏡像呈現的影像,促使腦部建構相關訊息,幫助鏡子後方的患肢逐步恢復活動能力。研究顯示,「鏡像治療」能夠改善患者上肢活動能力,並可作為一般復康訓練的輔助治療。

智能科技 提升療效

除了傳統復康訓練方法,近年有不少新訓練儀器,例如大行其道的虛擬實境訓練(VR)也應用於中風復康治療。由於治療與身體活動機能有密切關係,故此訓練會以非沉浸式為主,並且着重訓練內容的真實性,物理治療師在治療期間會觀察及評估患者表現而作出調整。
陳穎儀對此表示,VR訓練主要透過電腦程式的感受器,感應患者的肢體活動,他們以肉眼觀看影像,依從有趣生動的屏幕顯示,做出身體動作與影像互動,例如投球、踢腿,藉此訓練手眼協調及平衡能力,也能從中體驗訓練的樂趣。
人工智能及3D打印技術,是當今科技的領頭羊,在復康訓練層面,當然也要善用它們的優勢,其中「智能機械手」(Hopebotics Hand Tasker)就令不少中風患者受惠。陳穎儀說,「智能機械手」是由香港科學園的初創公司研發,患者需要穿戴由柔性材料及3D打印技術製成的機械手,電腦程式會從中控制,利用患者自身肌肉的電訊號,驅動機械手而進行物理治療,目的是增加自主活動及重複性訓練,並且設有屏幕提示,加強視覺的腦部刺激,而電腦會實時監測使用者的肌肉運動意圖,方便物理治療時跟進,以調整訓練模式,促進上肢的活動功能。
有周詳的復康訓練計劃及嶄新科技,也要醫護人員及家人的支持,助中風患者重建自信。黃先生就提到,留院一個多月期間,慶幸遇到熱心的物理治療師給予鼓勵及支持,使他能堅持訓練,並對未來日子充滿希望。
陳穎儀亦同意,不論是醫護人員或是家人,所表現的同理心及鼓勵對患者甚為重要,畢竟身邊人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患者,如果患者表現得正面,對訓練的依從性就越高,治療效果亦會更明顯。她寄語患者及照顧者,多溝通去表達關懷及支持,共同積極面對病患,有助紓緩彼此的心理負擔。

中風治療最緊要快

中風往往突如其來般發生,由入院到治療,一字記之曰「快」,這能大大避免患者永久殘障,直至復康治療,也是越早開展越好,患者回復活動能力的機會越大。
「談笑用兵」是應對中風的口訣,當說話時表達困難,舌頭打結,兩邊面部表情不對稱,以及用手用腳時出現障礙,這些也屬於中風先兆,必須正視。一旦懷疑是中風,就要全速「請救兵」,以減低死亡及傷殘風險。
現時,仁安醫院提供廿四小時中風急救服務,當中風患者被送達醫院時,會即時經急症科專科醫生進行診斷及分流,再由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診治,整個過程由跨部門醫療團隊合作,聯同放射診斷科、深切治療部及物理治療部等醫護人員,在黃金時間內給予患者最適切治療,大大提高完全康復的機會。

中風復康方法全面睇

儀器  用途
虛擬實境訓練 提高肢體訓練的趣味性,加強手眼協調能力。
智能機械手 透過電腦程式控制機械手,增加自主活動及重複性訓練。
步行器 在安全狀況下重複進行運動,使患者專注步姿訓練。
鏡像治療 藉着相反影像刺激大腦神經恢復,重拾控制肢體的能力。
傾斜治療床 增加患者直立機會,並可增進呼吸及循環系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