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劍影 │ 長者視力模糊?白內障手術快易清

更新時間:12:00 2024-04-24
發佈時間:12:00 2024-04-24

不少長者在六十歲以後,發現視力逐漸模糊,很大可能是白內障造成。如果同時有老花和近視,視力就更差。 今時今日大家都知道可以進行白內障手術解決,換上人工晶體更可以一次過解近視老花散光等間題。今期湯偉聰醫生訪問眼科專科醫生胡澤燊醫生,為大家講解白內障的成因及如何透過手術解決視力問題。

患有白內障的眼睛,晶體中間變得混濁,如有一層白膜,令視力變得模糊。
患有白內障的眼睛,晶體中間變得混濁,如有一層白膜,令視力變得模糊。
胡澤燊醫生說,白內障常病發於六十多歲時,但仍有機會出現於四十至五十歲。
胡澤燊醫生說,白內障常病發於六十多歲時,但仍有機會出現於四十至五十歲。

幾時會患白內障?

湯偉聰醫生問胡澤燊醫生:「甚麼年紀會出現白內障問題?甚麼時候做手術較為合適?」

胡澤燊醫生說:「眼睛就像相機,晶體即是相機鏡頭,鏡頭出現混濁就是白內障。一般的症狀有視力模糊、視力鬆散、怕光,對遠及近的視力都有影響。一般而言,六十多歲會開始出現病徵,較積極的病人會選擇立即做手術根治,但亦有病人到七、八十歲,病情嚴重才做手術,當然會有部分較年輕,例如四十多歲至五十歲就出現白內障的情況。」

「對於何時動手術其實沒有一個準則,若果病人認為病徵會影響生活,就應該要盡快做手術,但都有部分患者,例如是獨居長者,生活可能毋須駕駛、湊孫、照顧家人等,生活對視力要求較低,可能情況相對嚴重亦會選擇不做手術。」

白內障多出現在老人身上,若不進行治療,十分影響日常生活。
白內障多出現在老人身上,若不進行治療,十分影響日常生活。

白內障成因

湯醫生問:「白內障的成因是甚麼?會不會有預防方法?」

胡醫生說:「白內障的成因有多種,年紀老邁是主要因素,長者出現白內障的比率亦較高,惟此可謂『無得避』。紫外光亦是高危因素之一,患者大多於晶體的中間部分出現混濁,即是『核心性白內障』,戶外工作人士會較容易患上白內障,建議當曝露於戶外時可配帶太陽眼鏡,阻擋紫外光。」

「如果患上『邊緣性白內障』,可能是患者本身有糖尿病,令糖份積聚於晶體周邊位置,因此保持飲食健康,避免患上糖尿病,亦是預防患上白內障的其中一個方法。另外,受藥物或幅射影響,例如因嚴重哮喘或濕疹而長時間服用類固醇、曾接受電療的病人,都有機會形成形狀較奇特的白內障。」

除年紀老邁外,曬太陽亦是成因之一,所以要為雙眼做好防曬保護。
除年紀老邁外,曬太陽亦是成因之一,所以要為雙眼做好防曬保護。

微創手術十五分鐘完成

湯醫生問:「白內障手術是不是只要局部麻醉就可以?」

胡醫生說:「現時手術毋須局部麻醉,只需要表面麻醉,滴少少眼藥水、搽少少啫喱膏就可以,毋須注射藥物。由於晶體無法修復,流程一般是用吸管發出能量將晶體溶解並吸出,再植入人工晶體,取代原來混濁的晶體,視力就可回復清晰。」

「人工晶體的上、下各帶有一隻俗稱「腳仔」的支撐,令人工晶體能夠置於適當位置。手術一般十至十五分鐘完成一隻眼睛,若果有病人兩隻眼睛都有白內障,每隻眼接受手術的時間應相隔一星期,因手術後要包紥,若同時封起兩隻眼睛,對日常生活會有影響,希望盡量避免。」

手術時只需麻醉眼球表面,後用吸管將晶體溶解並抽出,再植入人工晶體便完成。
手術時只需麻醉眼球表面,後用吸管將晶體溶解並抽出,再植入人工晶體便完成。

不同人工晶體各有優勝

湯醫生問:「相關的手術有甚麼風險?」

胡醫生說:「白內障手術始終是一個外科手術,基本風險例如傷口爆裂、流血不止、細菌感染,但手術已進化成微創,因手術用的是「可摺疊式人工晶體」,質地較軟,可以捲入直徑少於兩毫米的注射器,注射後會自己打開,傷口長度僅兩毫米,『傷口極細,想爆都無得爆』,將風險、併發症的機會減到最低。」

「人工晶體有不同類型,一般而言分單焦、多焦兩種,如患者本身有近視,更換單焦晶體後近視都會消失。有部分患者,或會有老花,更換成多焦人工晶體,除近視消失外,老花都會有改善。白內障已不是眼科醫生認為難對付的問題,但病人接受手術後的效果滿意與否,就需按個別個案而論。」

手術備有不同的人工晶體可選,配合不同人士的所需。
手術備有不同的人工晶體可選,配合不同人士的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