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治療心瓣膜病變 微創修補再無「心」事
更新時間:15:46 2024-01-10
發佈時間:15:46 2024-01-10

九十歲的梁婆婆外表看起來頗為壯健,然而她一直有高血壓及膽固醇過高問題,最近身體檢查更發現心臟有雜聲,她自恃行得走得,對於醫生建議做進一步心臟檢查當耳邊風,直至有日出現了一些狀況,令她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
「平日落街買餸,走走糴糴也相安無事,不過這幾個月行到街口已經氣喘,行樓梯上兩級已經無力,這樣下去叫我怎樣生活呀!」婆婆說。
梁婆婆體能轉差,明顯與心臟健康有關,女兒多番勸喻下,她才願意接受詳細檢查,最終證實是心臟主動脈心瓣嚴重退化,導致泵血能力欠佳,繼而出現類似心臟衰竭的徵狀,必須盡快接受手術處理。
此時,梁婆婆一家又面對另一困局—─婆婆年紀大,貿然進行具入侵性的手術,老人家身體又怎能承受呢?假如維持這個狀況,婆婆心臟機能只會持續惡化,甚至有猝死風險。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呢?

 心瓣退化 血液倒流

仁安醫院心臟中心副總監、心臟科顧問醫生張誠謙醫生指出:「人體的心臟共有四個房間,兩個位於上腔,即心房;兩個位於下腔,即心室,並且分布兩邊。每個房間均有一扇類似活門的心瓣,分別名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及肺動脈瓣。當血液被泵出心房或心室之前,便會流經這些瓣膜並自動關上,確保血液輸送至其他器官以應付身體需求︰如果這扇門開得不好,變得狹窄;或是關門時閉合不全,導致血液倒流,便會引起不同病徵,最終增加心臟負荷。」
而梁婆婆所患的主動脈瓣膜退化,便是結構性心臟病的其中一種,源於左心室通向主動脈的瓣膜口過於狹窄而造成。張醫生說,導致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原因包括︰一、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心瓣因感染發炎而纖維化及變硬;二、先天性心瓣疾病,患者天生心瓣開合欠佳,亦有可能多了或少了一塊心葉,通常以年輕患者為主;三、退化,也就是何婆婆的病因。隨着年齡增長,人的心瓣會出現退化及鈣化,久而久之,就會變得狹窄而令血液倒流。
梁婆婆當日出現氣喘及體能下降,是主動脈瓣膜退化的典型症狀,張醫生指部分患者初期或無甚病徵,病情惡化之下,若然血液泵不到腦部,有機會造成暈眩及休克;輸送不到心血管,就可能引起胸口翳悶及疼痛,更有可能在心臟加大壓力泵血之下而令心肌肥厚及發大。
心瓣毛病當然不止主動脈瓣膜出事,與它相鄰的二尖瓣及三尖瓣同樣會出現病變,最常見是血液倒流情況。二尖瓣位於左心房及左心室之間,三尖瓣則處於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與其他心瓣一樣,兩者均能控制血液,確保朝着適當方向流動,一旦出現倒流,就會誘發病徵。
「二尖瓣狹窄引起的血液倒流,或增加左心房的負荷,導致左心房脹大而增加心房顫動風險,而房顫正是引起中風的因素之一。至於三尖瓣倒流,症狀則與心臟衰竭相似,假設三尖瓣閉合不全,血液會倒流至下肢,令人出現腳踵及氣喘,一般較少因退化而發病。」
不論是哪部位的心瓣病變,症狀也頗為相似,故此在開展治療之前,準確診斷是不可或缺。臨床上,除了仔細問及病徵,聽診是非常重要的評估工具。張醫生指出,聽診能夠初步了解心臟裏面有否不正常的跳動及雜聲,如懷疑有不尋常狀況,便會安排進階檢查,以掌握病因及嚴重程度。

監察病情 適時治療

心臟超聲波檢查是常用到的診斷工具,透過多角度影像掃描,能夠即時評估心臟結構、以及判斷心臟瓣膜移動及缺損情況,更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的光譜來顯示血流方向及速度,從而計算心瓣狹窄及倒流程度。此外,評估心臟大小及射血指數等資訊,也能協助醫生推斷心瓣狹窄或倒流的成因,再將病情分級(輕度、中度及嚴重),以便制訂相應治療方案。
張醫生說,如果患者心瓣狹窄程度屬於輕至中度,會先採取觀察性治療︰「這不代表不作醫治,患者依然需要定期接受檢查,評估症狀及控制風險,例如有否出現心律不正情況,或本身有高血壓的患者,是否需要加藥等等。要留意的的是,藥物並不能把心臟功能回復,它只能紓緩病徵,不會使心瓣問題重回正常。」
至於何時需要進行手術,張醫生指根據國際指引,無甚症狀的患者有時不需要急於進行手術,相反,評估過體能及運動量、行斜路已有氣喘及心口翳悶等症狀,就要考慮接受手術,說的也就是個案中梁婆婆當前的狀況。
針對主動脈瓣膜退化的手術可以分為傳統開胸及微創兩種,前者正是梁婆婆一家最擔心,畢竟她年事已高,難以承受手術風險。主診醫生評估過她的狀況,認為可以透過微創形式進行,創傷性較低,復元時間也較快,衡量過各種風險與利弊後,梁婆婆終於鼓起勇氣,接受人工主動脈心瓣植入手術。

微創手術 創傷性低

張醫生說,患者需要接受全身或監察麻醉進行這種名為「經導管微創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的手術。首先,需要從大腿內側動脈置入導管,在X光引導下,會利用球囊形成術進行手術。其後,透過將氣球導管放於狹窄位置並將其膨脹,便能使硬化或狹窄的心臟瓣膜擴張,新的人工瓣膜會沿導管放置到適當位置,取代原本病變瓣膜。
至於二尖瓣及三尖辦倒流,治療原理大致相同,需要透過儀器將狹窄的瓣膜修補。以二尖瓣倒流為例,「經導管二尖瓣修補術」是針對中度至嚴重程度病情的微創手術,與TAVI一樣,醫生會將導管置入心臟,然後利用類似衫鋏的微型儀器將鬆脫的二尖瓣微微夾起,直至中間位置閉合,兩側保留出口,形成「8」字形狀,便能大大改善倒流情況。
而梁婆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後,終於擺脫了纏繞她半年的噩夢,經過三日留院,她已能再次晨運,甚至在樓梯走上走落也不感氣喘。
「有時候,年老患者或認為『這麼大年紀,不要攪來攪去了。』我們明白,未有微創手術前,年紀大的患者的確接受不了開胸手術,不過如今醫療技術進步,不會因此無法接受治療而繼續維持很差的生活質素。微創手術正正能改善這種狀況,增加生存率。」張醫生說。

結構性心臟病,豈止心瓣病變

心瓣病變是其中一種結構性心臟病,除了心瓣病變,心肌病及心漏症同樣不容忽視。仁安醫院心臟中心副總監、心臟科顧問醫生張誠謙醫生指出,結構性心臟病情未能受控或越趨嚴重,有可能導致心臟功能衰退,甚至心臟衰竭。
張醫生說,結構性心臟病是指與心臟結構有關的心臟問題,主要分類包括心臟瓣膜疾病、心肌病及先天生心臟病。前者主要與控制血流的瓣膜病變有關,心肌病則是指心臟肌肉的疾病,心臟肌肉會因不同病因而變得肥厚或僵硬,甚至被疤痕組織所取代。隨着病情演進,心臟功能亦會變得衰弱,引起心臟衰竭及心律不正,繼而引起一系列併發症。
至於先天性心臟病,張醫生指心漏症為最常見病症之一,患者甫一出世已出現相關結構問題。心漏症主要是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之間的間隔出現孔同,血液會沿這個漏洞由左心房或左心室流向右邊,繼而進入肺部,引起肺部出血及心臟衰竭等情況。而相對年幼的患者更會有進食困難及氣喘等症狀。
張醫生提醒,如果持續出現氣喘及胸口翳悶等常見心臟病徵狀,必須盡早接受診斷,找出背後成因,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