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衝破社交恐懼 青少年走出牢籠
更新時間:12:00 2023-12-04
發佈時間:12:00 2023-12-04

你有經常介意別人的目光或看法嗎?會否因此感到害怕,甚至想過逃避呢?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就要加以正視。近年備受關注的青少年社交焦慮症/社交恐懼症,正是有上述情況。今期臨床心理學家會分享這種情緒病患的原由及應對方法,助大家活出無憂人生。

樂汶自從升上中一後,不論在學校或是親戚朋友前,總是表現得寡言及緊張,媽媽以為他怕陌生人,然而這個情況持續至今天十五歲,因此覺得不太對勁。起初,他會逃避校內的小組功課,不肯與人合作溝通,後來甚至連上網也不敢,更曾因此拒絕回校上課,情願做「隱蔽青年」。為甚麼有這種極端情況呢?
樂汶媽媽決定安排兒子接受心理輔導,背後原因逐漸浮現。臨床心理學家回顧樂汶的成長經歷,留意到他是家中獨生子,就讀名校,父親為專業人士,儘管父母對他的要求不高,惟他深怕自己做得不夠好,變得介意別人的看法及膽怯,最終被診斷出患上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亦即是近年大家經常聽到的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需要接受心理輔導,始能走出陰霾。

社交焦慮症,是焦慮症其中一種,患者會明顯及持續地對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或強烈恐懼,並且對自己、他人及社交等抱有負面思想,覺得自己被人監察,甚或在意自己被嘲笑及譏諷,繼而選擇不發一言,以及逃避這些社交場合。

 

 在意目光壓力倍增

社交焦慮症很多時在青少年期出現,偶爾也會有兒童個案。在美國,估計有大約百分之五至六青少年受此困擾。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於二○○五年研究,大約百分之三點二年齡介乎十五至四十五歲受訪者達到社交焦慮症的診斷標準。
仁安醫院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指出,社交焦慮症徵狀較容易在十一、二歲階段浮現︰「他們開始步入青春期,逐漸脫離父母的照顧,習慣依賴朋友,於是變得在意朋友的目光,加上面對升中的新環境,自然會感不安。」
社交焦慮症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分為是廣泛性及特定性。黃博士說,前者很多時與社交場合有關,例如試過在台上唱歌或演講,表現不太理想而受到批評,或會因此變得尷尬或在意,擔心再有類此負面評價,「做任何事也留意別人的目光」;後者則源自特定原因,可能是來自兒時父母的高要求,「每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亦會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完美,辜負了別人的期望。」
的確,成長環境往往是誘發病情的因素之一,樂汶的故事正好說明這點,「名校生、父親是專業人士」等背景,使他自我要求過高,最終導致焦慮感。黃博士也同意,小朋友如在寬鬆及自由的環境長大,患上社交焦慮症的機會相對較小。此外,這種情緒障礙一部分來自遺傳,假若父母曾患焦慮症,子女出現相關問題的風險也會較大。
青少年偶爾「怕生保」而不願與人接觸,是正常不過的事,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患有社交焦慮症呢?

長期受壓身心受損

「社交焦慮症患者頗在意別人的看法,尤其在社交場合,稍為與人互相對望,已經覺得有人批評他們。病情嚴重時,可能像樂汶般,返學感到緊張,害怕與同學交流,直至演變成無法上學。部分患者更會在見到人時心跳、手震及冒汗,甚至呼吸感到困難。我們明白,每個人也有焦慮情緒,然而這種反應影響到正常學習、工作及社交生活,無法處理任何事情或不敢外出等,就算是社交焦慮症。」黃沛霖說。
社交焦慮症的影響並不單純是人際關係障礙,如果放任不理,或令患者失去自信及感到孤獨,甚至放棄學業或工作。此外,這個病症也可能增加濫用藥物、酗酒、抑鬱及自殺的風險,及早接受診斷與治療是克服社交焦慮非常重要的一步。
黃博士說,社交焦慮症主要依從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為診斷標準,評估患者正在逃避甚麼、面對社交場合時的表現及有否出現災難性想法等。
根據「DSM-5」,社交焦慮症包括四大特徵︰一、對某些社交場合(尤其會被他人審視)會感到明顯恐懼或焦慮,並與現實環境所構成的威脅不成比例;二、擔心自己的行為表現被人批評;三、在某些社交場合中,或出現冒汗、心跳加速、顫抖或呼吸困難等生理反應;四;逃避或極力忍耐這些帶來焦慮的社交環境。如果上述情況持續出現超過六個月或以上,並且影響生活各個範疇,就必須加以正視。
樂汶當時被診斷出社交焦慮症後,隨即開展治療。一般而言,治療分為藥物及心理輔導,黃博士指療程長短視乎病情嚴重性,一般由三個月至半年不等,治療的目標並非要求患者完全擺脫焦慮,畢竟偶爾緊張不安屬於正常生理反應,最重要是「患者能夠做回昔日生活上可以做到的事情」。

心理治療糾正謬誤

部分家長或不太希望患有社交焦慮症的子女服用藥物,惟黃博士指出,如果患者接受心理治療後依然無法改善病情,或需要轉介至精神科專科跟進,透過藥物紓緩焦慮情緒,較理想的做法是藥物配合心理治療,相輔相成,提升治療成效。
而認知行為治療(CBT)是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臨床心理學家會先與患者建立互信關係,透過面談、分析及各種技巧,糾正他們思想上的謬誤,以改變逃避行為及減低焦慮。
黃博士說,社交焦慮症患者往往充斥着災難性想法,認知行為治療就是從「想像」及「行動」兩方面,把這些想法調校及改正。舉例說,有患者要在課堂上進行匯報,臨床心理學家會先與對方進行想像與對談,如綵排般讓他們分享所懼怕的事情,並且要他們記錄活動當日的想法與感覺︰「患者最初覺得不被喜歡,然而現實中有沒有人表達這種想法呢?其實沒有。跟他們加以分析,就能藉着這些經驗改變想法,引導他們正面面對。」
至於行動,就好像「打大佬」般讓患者循序漸進去克服恐懼。這類訓練需要患者附諸行動,從沒有那麼害怕的場景,一步一步引導至最驚慌的場景,例如一個人到餐廳進餐,假若順利克服恐懼感,下一步可以到人多的茶樓,如都順利應付,下一次可以去吃自助餐。
以樂汶的個案為例,他接受了為期半年的療程,循序漸進地學會如何面對引起焦慮的場景。原來,當時他對自己的英語要求甚高,每次交功課或課堂作答,總會擔心自己用錯文法,覺得同學會嘲笑他。而認知行為治療就使他明白到,這純粹是一些對自己沒有幫助的假設或預測,並非真實,過多聯想亦只會產生負面情緒。
樂汶學會如何解讀別人的想法,不再覺得被人注視等同被批評,自信心也逐漸得到恢復。黃博士補充,訓練時也會指導患者一些社交相處技巧,「學會怎樣打圓場」,以及學會深呼吸去放鬆心情,以紓緩出現焦慮時的不安。
在家長及學校層面,黃博士指若然子女本身是社交焦慮症患者,盡量不要強求他們滿足自己要求,簡單如在街上遇到朋友,毋須逼迫子女打招呼,否則只會令他們更感害怕。同時,父母應多觀察子女的行為變化,即使是陪伴也可以保持一定距離,令雙方感到舒服自在。學校老師則可以為他們制定個別學習計劃,按能力及實際情況,調節提問方式或要求,適時給予提示及協助,適度練習或預演使其感焦慮的工作或學習活動,以增強自信及減輕壓力。 

社交焦慮症四大特徵

情緒:對某些社交場合,特別會被人審視時,會感到與現實環境不成比例的恐懼或焦慮
思想:擔心個人行為表現遭到批評
生理:面對某些社交場合,或出現不良生理反應,例如冒汗、心跳加速、顫抖、呼吸困難或頭暈
行為:會逃避或忍耐帶來恐懼或焦慮感的社交場合 

網課、疫情加劇「社恐」?

三年新冠肺炎疫情,亦令更多「社恐」個案浮現,仁安醫院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說,疫情期間,兒童或青少年主要透過平板電腦上課,課餘時間則以智能手機消遣,沉迷於虛擬世界,人與人社交機會大減,到正式復課時相關情緒問題就有機會浮現。
更有調查發現,本港部分中學學生疫後仍然戴口罩上學,原因是「不習慣面對社交場合」及「對外貌沒有自信」,相關社交焦慮指數更高於平均值。黃博士認為,有些社交焦慮症患者連跑步也感到害怕,如果情況嚴重影響到學習生活,家長及老師就要及早介入,因這已非單純的社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