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性病及早醫 微細徵狀莫忽視
更新時間:17:12 2023-10-18
發佈時間:17:12 2023-10-18

性器官出現異狀可能是性病?但患性病可能被標籤為性濫交,導致部分患者不願如實透露病情。皮膚科專科醫生說,性病不一定在性器官出現病徵,一些出現在性器官以外的徵狀,亦可以由性病引致。診斷性病,臨床問症是重中之重,患者性病史,以至生活背景及居住環境都要詳細追蹤。今期三宗個案,染病原因各異,看看如何拆解。

廿六歲的阿麟月前由父親陪同到皮膚科專科醫生接受檢查。他的爸爸張先生透露,由於兒子有「難言之隱」,不敢親自將病情宣之於口,故此需要他一同前往,交代求診原因。
「不是因為阿麟的手掌及腳底出現不痛不癢的紅斑,我也不知道他有召妓習慣,最初醫生問診,他怕尷尬,一直支吾以對,我唯有坦白說出由來。」張先生說。
經過詳細問症、驗血及以顯微鏡檢驗皮膚樣本,阿麟證實感染了梅毒。
梅毒是香港其中一種常見性病,由梅毒螺旋菌所致,主要與患者性交時傳染得來,根據衞生署二○二二年統計,男性感染梅毒新症為六十九宗。
負責診治的仁安醫院皮膚及性病科顧問醫生鄧旭明說,阿麟手掌及足部有不痕不痛的皮疹是二期梅毒的表徵。
「感染梅毒後最快可以在二至四星期在生殖器出現潰瘍斑塊,名為硬下疳(chancre),是第一期梅毒的表徵;如患者沒有接受醫治,幾星期之後這個硬下疳便會自然消失,跟着進入第二期梅毒,皮膚出現紅疹,同時可能出現感冒病徵,若仍然沒有接受醫治,皮疹通常會慢慢地消退,之後梅毒便進入一個潛伏期,若干年後,有一部分的患者會由潛伏期梅毒進入晚期梅毒,各種器官例如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心臟、血管、眼、耳、骨骼等亦可能受到影響,有案例顯示一些長者因視力或聽覺產生問題檢查後發現是晚期梅毒。」
幸好阿麟及時求診,經抗生素治療後已康復。

 性病非只在性器官

鄧旭明說,性病是一種透過直接性接觸,包括陰莖與陰道、陰莖與肛門、口腔與生殖器的接觸而傳染的疾病。很多人以為性器官痕癢痛楚就是性病,其實並非必然,一般的皮膚病例如濕疹、銀屑病、皮疹也可以出現在性器官;相反,有些性病可以在其他身體部位出現。
三十歲的雪雪就因為臀部長了水泡而求助於皮膚科醫生,她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患上了性病。最初,她懷疑自己「生蛇」,但徵狀並不相似,即使接受過治療並且康復,卻很快又再發病,而且復發於同一位置,主診醫生懷疑是疱疹二型所致。
疱疹二型,又稱為陰部疱疹,主要影響生殖器官表皮,患處較多有痛或微痛及出現一撮疼痛的水泡,並會於三、四天後破裂及潰瀾,並且流出透明液體。某些情況下,病毒也會傳至身體其他部位,例如唇邊及口腔等,亦可以經由雙手將病毒傳播至眼睛等。患者在第一次出現皰疹症狀是症狀較強烈,可能有發燒、疲倦、小便困難及肌肉腫痛等。
對於無辜染病,雪雪坦言感到萬分無奈,鄧醫生亦表示,有時感染性病的源頭並非在患者本身,特別是女性個案,偶爾會因伴侶而起,故此診斷時必須鉅細無遺去了解患者性生活及背景。

尋根究底 追溯病源

鄧醫生說,「診斷性病主要以問症及追蹤性行為史為主,結合臨床病徵,大概可知道是哪種性病感染,惟過程必須避重就輕,以免令患者感覺被冒犯或不悅。如患者由家屬陪同求診,醫生會要求單獨診症,以讓對方在絕對私隱的情況下交代來龍去脈,避免尷尬。」
如果對病情有所懷疑,患者會被安排進行抽血及其他相關檢查。鄧醫生以梅毒為例,抽血化驗是第一線,並會在患者傷口抽取分泌物,在顯微鏡之下加以分析,一旦發現梅毒螺旋菌,便能確診。而部分性病可能因為徵狀不明顯而較難診斷,屆時就可能需要進行皮膚切片檢查,病毒或細菌就無所遁形。
不過,診斷性病有時也會像「無頭公案」,未必找到確實原因,只能依靠環境、患者及相關人士所提供的資訊判斷。

鄧醫生早年曾遇過一名患有淋病的兒童個案,對方年僅三、四歲。分析過小朋友的家庭背景及成長環境,排除了是性接觸所致,但就無法識破原因,唯一根據其家人口述,他們一家人共用一條浴巾,很大理由相信父親外出「應酬」後,不幸將病菌帶回家中再傳染至女兒。該名女孩接受抗生素治療後痊癒。
鄧形容,這是非常特殊的病例,但正好反映出問診的重要,任何一個細節也能協助識別病情。「很多時性病患者都會歸咎於某一次使用公共浴巾或在公廁如廁時受到感染,其實機會極微,再追蹤下才得知是從性行為感染。」鄧說。
淋病菌可能蔓延至其他生殖系統部位導致在男性睾丸炎或副睾丸炎,而在女性導致輸卵管炎及盆腔炎等;若不加以醫治,淋病菌可能蔓延至整個生殖系統,有機會造成男性尿道狹窄及小便疼痛,或導致女性輸卵管炎、盆腔炎及宮外孕等。

治療要早 勿亂用藥

鄧醫生說性病多數是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一般在使用適合的抗病毒藥及抗生素患者可以有效治療,但為病毒性的性病例如疱疹就有復發的可能,在一些未能確實病菌種類的情況下,例如非淋病性尿道炎及非特異性生殖器感染,醫生或會先處方四環素類的抗生素,療程約一至兩星期,其後再檢驗分泌物及小便,觀察病況進展。如仍然無效,便會轉用其他種類的抗生素例如紅黴素、莫西沙星等。他提醒患者,避免自行到藥房購買藥物及外塗藥膏,以免延誤病情。
由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HIV)引發的愛滋病亦屬性病,可以引起發燒、皮膚紅疹及感冒似的徵狀,若然求診者曾有高風險性行為,一般會被安排抽血檢驗愛滋病病毒。
要預防感染性病,最有效方法是與一位未受任何性病感染人士保持專一性關係,或每次採取安全性措施,例如正確使用安全套等。至於活躍性生活人士,則建議定期接受檢查,一旦發現感染性病,必須通知性伴侶一併進行檢查及治療,以免性病蔓延或交叉感染。

阻截傳播 你我有責

性病不單影響性器官及生殖系統,更會蔓延至身體其他器官,引起併發症,造成不育,甚或死亡。衞生防護中心每季會發表性傳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報告,以監察性病流行情況,藉此制訂相應防治策略。
仁安醫院皮膚及性病科顧問醫生鄧旭明引述最新一季監察報告指,本港去年(二○二二年)最常見性病三甲分別為非淋菌性尿道炎(男) / 非特異性生殖道感染(女)、淋病及性病疣,單是男性患者為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個案,就達到二二七九宗。以全年為計,經呈報的性病個案則接近八六二六宗。
鄧醫生說,一般社交接觸、共用廁所板或在公眾泳池游水,均不會傳播性病,若然不幸經性行為感染,最重要是如實交代病史,避免隱瞞,以免細菌及病毒繼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