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態|『沉默器官』發出警訊! 盡早檢查可預防脂肪肝

更新時間:08:00 2025-08-19
發佈時間:08:00 2025-08-19

如果要將肝臟擬人化,它就像一位刻苦耐勞的太太,每日默默在背後工作,就算多麼辛苦也不發一言。家庭醫生張國威表示,肝病的隱藏性很高,九成以上的肝病並沒有明顯表癥,當有症狀出現的時候,有機會已是很嚴重的情況,甚至已經不能逆轉,所以要及早進行檢查,盡快找到肝臟是否出現問題,才能防患於未然。

肝病的隱藏性很高,九成以上的肝病並沒有任何表癥,當有症狀出現的時候,大多已是很嚴重的情況。
肝病的隱藏性很高,九成以上的肝病並沒有任何表癥,當有症狀出現的時候,大多已是很嚴重的情況。


脂肪肝不只傷肝咁簡單

近年大眾對脂肪肝的關注有所增加,張醫生說是因為問題變得較為普遍,「差不多每四位成年人,就有一人患上脂肪肝。如果沒有適當處理,脂肪肝慢慢會令肝臟纖維化,到最後變成肝硬化時已不能逆轉,令身體解毒、凝血、儲存維他命等功能受到影響。不過脂肪肝的影響卻不限於肝臟,我時常也喜歡用地鐵來形容,脂肪肝像一個中途站,如果忽略它,任由列車繼續前往下一站,迎來的可能就是前期糖尿、血壓高等問題;如果再不加以理會,或許就會出現中風、腎病、心臟病等併發症,甚至會令其他器官受損,由相對簡單問題,本來一位醫生治理變成需要幾個專科治理,怎說也不化算,這正是強調預防及主動檢查的原因。」


非入侵性掃瞄助揪出脂肪肝

張醫生指出,尤其是近年醫學上發現脂肪肝與糖尿病關係密切,及早介入治療脂肪肝,有機會令糖尿病的情況也有所改善。「可惜的是脂肪肝如果未去到嚴重發炎的程度,抽血檢驗肝酵素並不會出現任何異常,因此必須依靠肝纖維化掃瞄(FibroScan),透過量度肝臟的硬度,從而評估肝臟纖維化的程度及脂肪含量。」由於此檢查是非入侵性的,整個檢查過程只需五至十分鐘,並可即時得知結果,張醫生建議任何人也應該盡早做一次,「脂肪肝近年有年輕化跡象,目前醫學上並沒有共識,由什麼歲數開始檢查,因此是越早檢查越好。要提醒的是並非肥胖人士才有脂肪肝的,即使身形瘦削的,也有患上脂肪肝的機會,所以即使身材苗條,也不妨先進行檢查令自己安心。」


肝臟與腸臟健康互有關連

市面上暫時未有單一藥物可以改善脂肪肝,張醫生表示治療脂肪肝的唯一方法,是改善生活模式。「都是還原基本步,離不開飲食控制及適量運動,飲食方面要多進食瓜菜及膳食纖維,盡量避免高糖、高鹽、多油及加工食物,當然充足睡眠及紓緩壓力,對病情一定會有幫助,簡單來說只要有良好的新陳代謝,脂肪肝的情況自然會獲得改善。」近年有研究發現腸肝軸(Gut-Liver Axis)的理論,指出腸道作為人體第二大腦,與肝臟健康是息息相關的,「肝臟分泌的膽汁進入小腸,再經腸道重新吸收回到肝臟,兩者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係,因此提升腸道健康,對改善脂肪肝會有幫助。腸道中有重達兩公斤的菌群,當中既有好菌亦有壞菌,要令好菌數量多於壞菌,才能令腸道微生態有健康平衡。」

疫情期間小朋友多了時間在家進食不健康零食,或是導致脂肪肝年輕化的原因之一。
疫情期間小朋友多了時間在家進食不健康零食,或是導致脂肪肝年輕化的原因之一。


補充益生菌保持良好生活

他補充說透過進食天然食品如乳酪及發酵食物等,或是服用補充劑,可以補充身體中的益生菌數量,平衡腸道微生態。「前提是要配合良好健康習慣,如果依然進食大量紅肉及缺乏運動,補充益生菌也作用不大。當然引致脂肪肝有不同的原因,仍然有待更多研究及數據,才能理順背後的因果關係,但及早正視有關問題,轉換健康的生活習慣,減少腸道失衡情況,或有機會改善脂肪肝的問題。」

配合良好健康習慣,控制飲食及適量運動,才能保持腸道健康。
配合良好健康習慣,控制飲食及適量運動,才能保持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