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容易傳播珍珠疣 公共泳池最高危 6大預防攻略│康健講健康

夏日容易傳播珍珠疣 公共泳池最高危 6大預防攻略│康健講健康

更新時間:12:00 2025-05-26
發佈時間:12:00 2025-05-26

近日,社交平台流傳一張年輕男子面部和頸部長滿了凸起密集小顆粒的圖片,引起網民廣泛關注,不少人更直呼頭皮發麻! 事源是,印尼TikTok網友「@onenevertwhoo_one」在影片中曝光自己感染傳染性軟性疣,痕癢難當。他表示自己的感染源頭是穿着了一件從二手店購買且未經洗滌的衣服,悔不當初,希望透過自身慘痛經歷警惕網民注意這種傳染性皮膚病。

甚麼是「疣」?

傳染性軟性疣,俗稱珍珠疣,是由傳染性軟疣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常見於十歲以下兒童,但成人也可能感染。濕疹患者及免疫力偏低人士如愛滋病患者,也屬感染高危人士。
在外觀上,傳染性軟性疣患者的皮膚會出現小而圓的顆粒狀丘疹,這些圓形小丘疹可單發或多發,通常呈肉色或粉紅色,具珍珠般光澤且表面光滑,中央會有典型的臍窩狀小凹陷,挑破頂端後可擠出白色乳酪樣物質。丘疹的大小通常在兩到五毫米之間,但也可能更大。丘疹可生長在全身皮膚組織,經常出現於臉部、軀幹、手臂和腿部,但也可能出現在生殖器或其他部位。 
事實上,傳染性軟性疣的學名「Molluscum Contagiosum」中的Molluscum,源自拉丁語Mollusca,意為「軟體生物」,指出丘疹質地柔軟的特徵。而Contagiosum,在拉丁語中意為「具有傳染性的」,強調此病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來傳播。
全科醫生古頌為醫生表示:「傳染性軟性疣傳染性高,主要通過直接皮膚接觸傳播。兒童之間的近距離接觸,例如在學校或遊樂場,容易導致病毒的傳播。成人則可能通過性接觸感染。此外,接觸帶有傳染性軟疣病毒的物件,如共用毛巾、衣物、枕頭床單或其他個人物品也可能導致病毒的間接傳播。過往亦曾出現不少病例,是由於患者在公共浴室或泳池內,在受病毒污染的地板上赤腳行走而受到感染。」他補充,患者在接觸傳染性軟疣病毒後,通常潛伏兩至七星期才發病。
傳染性軟性疣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也不會引起疼痛,但可能會引起痕癢。如患者忍不住搔癢,有機會感染附近皮膚以至擴散全身。如丘疹被刮破,可能會出現輕微的感染、炎症或留下疤痕。

十歲以下兒童易感染

古頌為醫生指,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徵診斷患者是否感染傳染性軟性疣,而由於傳染性軟性疣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免疫力正常人士遇輕微狀況,丘疹會自行消退而不需要特別治療。但在一些情況下,丘疹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甚至出現出血、激發性感染、痕癢不適、慢性結膜炎的情況。因此,醫生通常建議此類患者接受適當的治療,以免問題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或傳染給家人和朋友。
治療傳染性軟性疣的常見方法主要包括冷凍治療、手術切除、刮除治療、電燒、雷射消除,以及塗抹處方外用水楊酸和三氯醋酸等角質溶解劑或外用咪喹莫特免疫調節劑。
傳染性軟性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和共用物品傳播。了解其症狀、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感染。雖然傳染性軟性疣通常會自行消退,但在需要時尋求適當的治療,可以減少疾病的持續時間和不適感。如果不確定皮膚上的丘疹是否為傳染性軟性疣,建議尋求醫生的專業診斷。

6個預防傳染性軟性疣小貼士

  1. 避免直接接觸:避免與感染者皮膚直接接觸,特別是在丘疹出現時。
  2. 避免共用個人物品:避免共用毛巾、衣物和其他個人物品,減少病毒的間接傳播。
  3. 避免赤腳:使用公共浴室或泳池時,應盡量穿着自備拖鞋。
  4. 清洗玩具:小朋友玩完玩具後,應以1比99漂白水進行清潔。
  5. 保持皮膚清潔:定期洗手,有助於防止病毒感染。如不幸感染,患者應用衣服或紗布覆蓋患處並保持皮膚清潔。
  6. 避免刮破丘疹:如果出現傳染性軟性疣,避免刮破丘疹,以防病毒擴散到其他皮膚部位,以及減少感染和炎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