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20:00 2025-02-17

瑪嘉烈醫院爆發大腸桿菌感染,一名年輕腫瘤科醫生死亡事件,產志賀毒素是否導致死亡的直接因素,目前仍然調查中。但在這個大腸桿菌的季節,大家應小心提防。以下是註冊中醫黃劍峰講解中醫的處理方法。
大腸桿菌作惡時
「春天大自然陽氣升發,萬物復甦,病毒和細菌亦然,此時腸胃病特別肆虐,素有慢性胃腸疾患者,如胃潰瘍、胃酸返流、腹瀉也特別容易復發。至於急性胃腸病,諸如感染病毒或細菌等胃腸炎,來勢更加兇猛。最近便有一宗關於腫瘤科西醫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身亡的事件而引起社會關注。
其實中醫跟西醫的處理腸胃炎的手法很相近,都是不主張止疴,任由病毒或細菌排出體外,一旦水漾大便過多,須適時補充電解液或飲品,避免身體缺水引起併發症,就這樣,大多能自行痊癒。
然而西醫對治療胃腸病的藥物卻十分侷限,急性胃腸炎大多給予止嘔止暈藥及益生菌以平衡腸道,大部份情況下不主張使用抗生素,除經糞便化驗後另作别論。原因胃腸炎若用抗生素極有可能加重病情,因為大腸裡除有惡菌之外,亦存在好菌,但抗生素卻一併把僅餘的好菌也殺滅,形成腸道失衡,反令胃腸反應加劇。
前數天內子也患了急性腸胃炎,症見突然腹痛腹瀉,解多次水漾大便,頭暈,四肢軟癱乏力、怕冷、無胃口,我處方藿香正氣散加減,一天服用三次,藥後蓋被侷汗。至翌日汗出,惡寒消退,大便減至兩次,體力漸復,唯仍見胃口不佳,續服上藥,晚餐時胃口已開。其實中醫治療胃腸病的機理很簡單,就是一方面滅活病毒或細菌,另方面提升腸道抵抗力,在此消彼長之下,壞菌減,好菌增,腸道生態續步回復平衡,胃腸反應即可減退。」



點解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不能用抗生素?
大部分大腸桿菌都不會對人體引起嚴重傷害,但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種可以產生強烈毒素,並引起嚴重食物傳播疾病的細菌。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屬 O157:H7 型大腸桿菌,之所以叫「產」志賀,因為它可以「產生」志賀毒素,真正傷害人體的正是志賀毒素,可以引起腸道出血,感染者會出現發燒、嘔吐、腹痛等症狀外,嚴重者更有機會出現出血性腹瀉等併發症,甚至死亡。
一般懷疑感染大腸桿菌的腸胃炎,西醫都不會處方抗生素,因為會一併殺死腸道好菌,而人體免疫力會自行對付,只要屙清細菌自然能痊癒。
如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更不可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殺這種菌時會令產生更多產志賀毒素,可能導致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等嚴重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