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35 2023-12-06

在大約四百年前的日本江戶時代,要從東京往返京都,便得透過漫長的陸路旅程。作為當年接通東京及京都兩地主要幹道之一的中山道,沿途設有多個供旅客歇息的驛站,其中位處岐阜縣(Gifu)的馬籠宿(Magome Juku),正是箇中的人氣驛站。時至今日,經過刻意保存及活化的馬籠宿,仍然憑着迷人的傳統建築及古雅氛圍,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到訪。
江戶幹道 接通東京京都
以東京日本橋為起點的江戶時代五條幹線道路「五街道」之一,又稱作木曾街道或木曾路的中山道,是由東京日本橋一直通往京都三条大橋,全程長約五百三十公里。
為方便旅客在途中小歇或借宿一宵,中山道上每隔不到十公里,便設有一個稱作「宿場」的驛站,以全程計則有多達六十九個宿場,今日的岐阜縣就佔當中的十七個,並以縣內中津川市的第四十三番宿場「馬籠宿」,以及相距約八公里、長野縣南木曾町的第四十二番宿場「妻籠宿」最具知名度;直至今天,仍能吸引來自日本及世界各地的旅客到訪。值得留意的是馬籠宿以外,中津川市範圍內還有中津川宿及落合宿兩個宿場,稱得上是個宿場「大戶」。
現在來到馬籠宿,除可在多個地方看到述說與東京及京都距離的巨大石柱標記,大家也不妨登臨馬籠宿最高點的馬籠陣場上展望台賞景,在此可居高臨下看到沿坡道而建的一系列馬籠宿古雅建築,更能將遠方的惠那山美景一覽無遺。由此徒步約兩小時,還可來到妻籠宿呢!




上下兩段 全長約六百米
有意到訪馬籠宿,請留意這個昔日驛站是沿着長約六百米的蜿蜒坡道而建,並可按馬籠宿觀光案內所為界線,細分為「馬籠上」及「馬籠下」兩段。「馬籠上」由JR南木曽站乘巴士可達,「馬籠下」則在交通較便捷的JR中津川站有巴士往返。建議不欲走陡峭上坡路段及想逛得輕鬆一點的朋友,不妨選擇由南木曽站前來,並可由「馬籠上」漫步而下,寫意地遊遍整個馬籠宿。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馬籠宿曾分別在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及1915年(大正四年)發生大火,整條街道除卻中央的石造階梯及被稱作「枡形」的隘口外,其餘均是重建的建築物。但被視為馬籠宿地標景點的多座水車,以及一眾古雅建築物,造工均極仔細,仍然瀰漫着濃濃的古雅風貌。




木構建築 環境古雅迷人
此刻來到馬籠宿,不少人都會被這裏的古雅氣息迷倒。只見沿着石坂街道兩旁的建築物,盡是傳統的木構房舍,似乎跟數百年前的光景一樣,十分迷人。
邊走邊看,大家準會發現除卻個別民居外,絕大多數的馬籠宿建築物均是商店、食肆及住宿設施。好像以栗菓子馳名的川上屋,始創於元治元年(1864年),是家百年老店;暖簾寫滿木字部首漢字的山城屋,當然是家售賣木製商品的商店,有木盒、木餐具及木擺設之餘,更可找到木製的酒器。
至於四方木屋,便是文豪島崎藤村長子島崎楠雄的後人居住及經營紀念品店與咖啡茶座的地方。此外,馬籠宿一帶還有許多售賣五平餅、日式煎餅及蕎麥麵的店舖,同樣不容錯過。



石坂街道 沿途趣味盎然
歷史悠久的馬籠宿,可供細賞及玩味的地方實在不少,好像在石坂街道閒逛時,定會發現個別屋子前方都有巨大水車的蹤影,成為訪客打卡的好地方。另在坂道兩旁,還不時可見一個個木水桶狀的物體,這是當年用來盛水救火的裝置,可是來到今日,木水桶內竟然另有乾坤,裝着的正是滅火筒!此外,由「馬籠上」通往馬籠陣場上展望台的位置,更有一個掛着多塊寫滿密密麻麻文字木牌的裝置,原來這是昔日的告示板。
喜歡多認識馬籠宿歷史的朋友,不妨到觀光案內所斜對面的馬籠脇本陣史料館逛逛。建築物是由歷代均為高官的脇本陣「蜂谷家」舊址變成,門前更植有「木曾五木」各一株,話說江戶時代這五種樹木是極珍貴的資源,非法砍伐者會被斬手或判死!
另外,在觀光案內所對面便是藤村紀念館,這是紀念在此出生的明治時代著名詩人及小說家島崎藤村,而以其舊居改建的設施,值得一看。



網址:kiso-magome.com(馬籠觀光協會)
visitgifu.com(岐阜縣觀光協會)
www.flypeach.com/hk(樂桃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