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te創辦人江海濤在澳門經營開外賣平台「澳覓」,他表示冀利用咖啡店作為噱頭及據點,讓其全新推出的團餐平台在港大展拳腳。
中環開舖賣深圳價錢 「12 蚊咖啡」老闆自揭背後大計
更新時間:08:17 2024-06-15
發佈時間:08:17 2024-06-15

月前中環中心進駐了一間全新咖啡品牌「We Bite Space」,一杯Americano只賣十二元,吸引該區不少打工仔排隊幫襯,成為城中熱話。

這間平價咖啡店的幕後老闆、WeBite創辦人江海濤一直在澳門經營外賣平台業務。他接受本刊專訪時說,目標不是在港開設咖啡連鎖店,亦非如外界猜測燒錢谷上市。原來他真正目的是推出「團餐平台」,在中環開「12元咖啡」店只是噱頭及攻港據點。

咖啡店中設有一排取餐櫃,用來放置由中央廚房製作的飯盒,江海濤說,公司會定點批量運送飯盒至取餐櫃,讓預訂客人自行領取,亦會提供企業訂購服務。「香港外賣的配送成本極高,這套團餐服務是針對香港物流、餐廳租金成本高的營商環境設計,能有效大幅降低運送成本,相信這個新創的商業模式,在港大有可為!」

 

從咖啡店的餐牌可見,除了僅售十二元的招牌飲品美式咖啡外,大部分飲品的售價大約是二十多元,亦有提供近年在港相當流行的手打檸檬茶。
從咖啡店的餐牌可見,除了僅售十二元的招牌飲品美式咖啡外,大部分飲品的售價大約是二十多元,亦有提供近年在港相當流行的手打檸檬茶。

 

每逢中午時份,位於中環中心的 We Bite Space便會出現人龍,不少白領會來買咖啡。從咖啡店的餐牌可見,除了僅售十二元的招牌美式咖啡外,大部分飲品的售價約二十多元,亦有提供不同茶飲、烘焙及健康餐盒。其中原味B a g e l只賣十二元,比其他本地連鎖咖啡店平上一截。

咖啡店選用來自T97品牌的咖啡,有附近的上班族說趁午膳時間特地去「朝聖」, 想試一下大家所說的「窮L咖啡」,點了一杯二十三元的中杯鮮奶咖啡,「味道不錯,咖啡味比起平時幫襯開的連鎖店更重。」

在寸金尺土的中環開店,竟然賣深圳價錢,自然成為城中熱話,有人猜測這間咖啡店想效法內地平價咖啡店品牌瑞幸(LKNCY)抓緊「消費降級」商機,燒錢打響名堂後快速擴張,繼而谷上市。

咖啡引流推團餐生意

這間平價咖啡店的幕後老闆、WeBite創辦人江海濤澄清說,其目標絕非要搞咖啡連鎖店品牌,而是想利用咖啡店作為噱頭及據點,讓公司全新推出的團餐平台在港大展拳腳。「我們不靠咖啡店業務賺錢,只要收支平衡就可以,所以能夠為客人提供優惠的價格。」

原來, 咖啡店有客人排隊買咖啡同時,亦有人在旁邊的一排儲物櫃取餐,「這是我們自家研發的智能取餐櫃,集保溫、照明、消毒等功能於一身,亦是我們團餐平台的其中一個核心。」江海濤說。

江海濤的團餐平台運作主要分為三部分,包括中央廚房、物流團隊及智能取餐櫃,透過平台的手機應用程式及後台管理,將這些環節連接起來。「以午餐為例,我們暫時提供二十款飯盒,客人只要在APP上訂餐,中央廚房便會按訂單製餐,然後交由物流團隊批量運送飯盒至取餐櫃,形式與智能快遞櫃相若,客人差不多時候到取餐櫃輸入取餐碼就可以取餐。」

 

客人在APP上訂餐後,中央廚房便會 按訂單製餐,然後再交由物流團隊批量運 送飯盒至智能取餐櫃,客人到差不多時候便可前往取餐櫃輸入取餐碼取餐。
客人在APP上訂餐後,中央廚房便會 按訂單製餐,然後再交由物流團隊批量運 送飯盒至智能取餐櫃,客人到差不多時候便可前往取餐櫃輸入取餐碼取餐。

 

在澳門經營開外賣平台業務的江海濤,是「澳門版Foodpanda」澳覓的創辦人,他留意到香港的外賣配送成本相當高昂,認為大有商機。「內地一、二線城市每單配送成本約六點五元人民幣,我們在澳門的成本約二十元,在香港竟然大約要四十五元,當中由餐廳補貼及客人支付。我們認為外賣平台這個商業模式在香港很難賺錢,所以不打算加入外賣平台行列。」

 

「澳覓」於一六年正式上線, 其中一項主要業務是網絡訂餐和線下送餐。
「澳覓」於一六年正式上線, 其中一項主要業務是網絡訂餐和線下送餐。

 

另一方面,江海濤認為公司的團餐服務可針對香港物流、餐廳租金成本高的營商環境,「我們在土瓜灣設立自家中央廚房,按訂單完成製作後,批量送往取餐櫃地點,
等於將大量訂單集中在一起配送,大減物流配送成本,租金又比起核心商業區的餐廳划算得多。」

 

WeBite的團餐主打健康中餐,為客人計算好每個飯盒的營養價值及卡路里。
WeBite的團餐主打健康中餐,為客人計算好每個飯盒的營養價值及卡路里。

 

謀進駐各區辦公大樓

雖然團餐服務能有效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江海濤卻沒有打價格戰低價推出餐飲,而是提高性價比,「中環賣三十元一個餐,我估大家未必敢食,所以我們以健康中餐為定位,計算好每個餐的營養價值,再配上一杯咖啡,總計約七十元左右,整件事吸引很多!」

近期不少旺區湧現吉舖,江海濤以相當划算的價錢租下現時的舖位,「連價都無講就租了,去年十二月中開始試業,目前一天約有三百個健康餐的訂單,亦能賣上約二百至三百杯咖啡,一個月營業額達四十萬元,今年三月份已經開始收支平衡。」

除了租金下跌外,他以中環為首個據點,目的是希望讓中環人體驗他們的服務,同時成為尋求更多企業合作的展示點,實踐攻港大計。「接下來有機會進駐港鐵站,目前與不止一間本地發展商洽談,或者會在他們的辦公大樓設置取餐機,比起中午時份有大量車手在大樓交收,或者要車手在登記處登記後上樓送餐, 團餐服務在管理和觀感上都會更好。」

 

WeBite不時舉行團餐試食活動。
WeBite不時舉行團餐試食活動。

 

江海濤的目標是未來兩年在全港多個二千人以上規模的辦公室大樓設置取餐櫃,讓附近的打工仔能享用服務,「按大樓的情況再看以甚麼形式進駐,不一定像現在般開咖啡店,可能只是設置一排智能取餐機,然後再設立一個幾十呎的沖咖啡空間。」

雖然面對財雄勢大的外賣平台和港人北上消費潮流,江海濤仍相當看好團餐服務在港的前景,「現在很多港人北上消費,令本地餐飲業難做,但我們與餐廳定位完全不同,主力做平日生意,大家一定要返工、午餐一定要食,只不過是選擇食甚麼,所以北上潮對我們不會有影響。」相對於澳門,香港市場亦相對大得多,「當做好香港市場後,我們會考慮發展其他市場,例如與香港營商環境接近的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