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4:18 2023-12-30

保險產品日新月異,年輕一代近年更興起在全數碼平台上自行投保,實行自己保險自己買。不用代理、銀行或經紀等常規分銷渠道來銷售保險產品的「虛擬保險」,同受保監局監管,其資金要求與傳統保險公司無異。
由於投保全程「靠自己」,有業內人士提醒,要小心核對資料,如不小心填錯,申報錯誤病史或資料,日後要自己承擔責任,索償時間會延長,甚至無得賠。
此外,早前消委會作出調查,比較三間虛擬保險公司的自願醫保保費表,由於標準計劃的保障項目及保障額大致相同,年度保費卻最高相差七成多,消費者勿輕信宣傳優惠,投保前宜貨比三家,按財政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公司和產品。
本地虛擬保險公司傾向主打年輕一代的市場,虛擬保險跟傳統保險公司最大的分別就是銷售產品時,用全數碼化渠道,即是不經實體代理、銀行或經紀等渠道。香港現時有四間已獲保監局發牌的虛擬保險公司,在保監局的網站上可查閱所有在香港獲授權承接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名單,在名單的「業務類型」一欄中,會加上「(F)」即(Fast Track)作出識別。

方便快捷吸引後生仔
黃小姐年前為自己及家人買了虛擬保險公司的自願醫保靈活計劃保單,「索償都好容易,雖然話虛擬保險,但有問題都有個熱線電話搵到真人跟進。」她記得自己當初因保費平而決定購買,至今仍覺得方便和「夠用」,下年度都會續保。
一九年四月,政府首次推出自願醫保計劃,提供稅務扣減以鼓勵消費者購買醫療保險。自願醫保產品分為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除了一些醫衞局批准的輕微差異外,不同保險公司的標準計劃在保障項目及保障額大致相同。
現時有三間虛擬保險公司提供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分別是安我保險、保泰人壽和眾安人壽,投保過程中均會向投保人索取基本個人資料,如姓名、出生日期、性別、香港身份證號碼、身高及體重等。亦有要求提供其職業、職位及居住地址,以至學歷及投保資金來源等信息。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提醒,投保前要比較不同公司產品的內容和特點,了解保障範圍和細看保單的條款和細則。為令投保人更易理解和作答,「標準核保問卷」採用了較簡潔清晰的格式和用字,大部分問題只需要回答「是」或「否」,如吸煙及飲酒習慣、過往五年病歷及家族病史等,在必要時,才會要求申請人提供額外資料。
另外,於過去或未來十二個月內參與某些危險性活動亦是核保問題之一,不過各公司對潛水、高空跳傘及懸掛滑翔飛行等「危險性活動」的定義會略有不同,投保人要小心回答參與活動的頻密度,是否屬於職業或是業餘等,答案會直接影響投保程序能否完成。「之前想買,系統買唔到,最後話要去客戶中心搞,我就覺得買都咁煩,要賠咪仲煩,最後打消念頭。」有兩子的阿茵說。
在網上自行進行投保,羅少雄提醒要仔細閱讀問題,不要貪快完成而亂答,因為答案或會直接影響其申請結果、保費、不保事項,甚至日後的索償審批,「填錯,將來唔保,責任會在投保人身上,雖然方便又快,但要小心填,如實披露所需資料。」
保費存一定差異
據消委會最新一份調查報告發現,即使同為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同一年齡層的保費仍有一定差異,保費差異最顯著的為初生後十五日的男性,年度保費相差約七成四;其次為八十歲的男性,相差超過六成。
而女性方面,保費差距最大的為八十歲人士,相差逾五成半。故此,即使同屬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消費者不要誤以為保障相近,保費亦必然相若。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除了比較保費外,亦須考慮計劃本身及保險公司提供的客戶服務等是否切合個人期望,同時留意公司的私隱政策,以保障個人私隱權益。「填完表記得清除電腦的瀏覽資料,盡量避免使用公用電腦和免費無線網絡。」羅少雄說。

根據保監局的保險中介牌照統計數據,截至二○二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個人持牌人士逾十萬人。羅少雄稱,中介人的存在是因為投保人或有需要持牌人士解釋產品和其條文,「像醫療保險,不同保單的墊底費都不同,投保前又要解析醫學用詞,不同情況下有冇得賠等等。」
一般來說,虛擬保險較傳統保險保費便宜,羅少雄分析,其中一個原因是節省了人手。「個人持牌人士可簡單分為代理人和經紀,代理人最多可銷售四間保險公司的產品,而經紀就是代表投保人去物色最適合的保險產品。」其中,經紀自己要額外買一份專業責任保險,有失職或誤導時會被問責,用來減低訴訟費用對現金流的衝擊,「保費一年約幾萬元,人人不同,專業人士如醫生都會買,兒科、內科或皮膚科的保費都不同。」

聊天機械人未必幫到手
虛擬保險公司的線上支援尤其重要,其中聊天機械人能辨識關鍵字詞,再提供關聯的產品頁面或「常見問題」的連結,如遇上聊天機械人提供的答覆未如理想,或如消委會報告所指答非所問時,能夠即時聯絡客戶服務團隊會有助留客。現時保泰的LiveChat服務正暫停,根據各虛擬保險公司官網資料,四間公司均提供熱線電話、電郵等諮詢方法,而保泰人壽和眾安人壽設客務中心,服務時間為星期一至五,最早早上九時至晚上六時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