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Klook考慮在美國上市,集資額介乎3億至5億美元之間。

港產獨角獸Klook 傳美國上市集資3億美元 80後創辦人當年賣樓創業

更新時間:18:34 2025-07-16
發佈時間:18:34 2025-07-16

旅行及體驗平台 Klook 早前推出「Klook 我要放飛」夏日企劃後,又再公布其平台的2025年暑期旅遊 (7月至8月) 預訂數據,顯示港人對多元化及彈性旅行的需求有所提升。今日《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Klook考慮在美國上市,集資額介乎3億至5億美元之間,公司可能很快就會在美國秘密提交IPO申請。


團隊內有兩名iBanker

Klook成立於2014年,成立僅4年已躋身「獨角獸」,去年該公司完成第七輪融資後,聯合創辦人王志豪已稱已準備好上市,首選考慮美國或香港,公司在對上一輪融資中籌集1億美元,令融資總額超過10億美元。

Klook共有三位創辦人,除王志豪外,還有林照圍及熊小康。王志豪跟林照圍同為投行出身,王志豪原為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專注亞太消費品及旅遊業;林照圍本來任職花旗銀行,負責酒店業的收購及上市。熊小康則是移動支付MpayMe的核心開發員,手持多項專利技術,熟悉中國互聯網及稅制。

王志豪在毛里裘斯長大的他,17歲跳級到美國讀大學,20歲畢業後回流香港加入投行摩根士丹利任分析師,憑自己努力成功上車,有次他相約當時在花旗投行工作的林照圍去尼泊爾旅行,他們只訂機票酒店只花了5分鐘,但在計劃行程上花了兩個星期,去格價、找好的供應商等等。

二人發現市面上很少這種預訂服務,加上王志豪當時已在投行工作6年,看不到做下去會有甚麼突破,所以在2014年辭去分析師一職,賣掉半山荷李活道的物業,拿出幾百萬創辦一個旅遊特色活動和門票預訂平台Klook。

港人外遊:分散式旅遊版圖成新趨勢


平台早前分享數據,從外遊目的地排行榜分析可見,除了東京、曼谷、大阪仍然是三大首選之外,港人正積極擴大旅遊目的地版圖到二至三線城市如那霸、富國島和長久手等,甚至將視野拓展至歐洲、澳洲等長途旅行地區,並善用多元化交通方案自主規劃旅程,體現出新一代旅客對自由探索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