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6:47 2023-09-20

已故華語樂壇天后李玟疑在《中國好聲音》遭到不公平對待,引發輿情洶湧,早前突然被浙江衞視停播並進行調查,事件迅速燒到母公司星空華文(6698)。自從李玟與《中國好聲音》的衝突錄音和片段曝光後,星空華文股價就不斷狂瀉,市值由高峰時超過500億元,至今蒸發了超過400億,對一班幕前幕後玩家都是極大資本衝擊。
不過李玟事件突然有新發展,內地傳媒引述天眼查App,指《中國好聲音》製作方上海燦星文化近日新增一則開庭公告資訊,控告李玟生前經理人公司華納唱片中國(香港),在互聯網故意散播不實訊息,損害燦星信譽。
被告為華納唱片中國(香港)有限公司(WARNER MUSIC CHINA〔HK〕 LIMITED),案件性質為「其他合同糾紛」,將於明年4月9日係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暫時未有披露具體案情。根據燦星(委託人)控告華納的聲明,網絡出現大量針對委託人同《中國好聲音》的虛假不實謠言,嚴重誤導社會公眾,毒害網絡環境,令委託人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網民不賣帳批惡人先告狀
之前針對李玟事件,亞洲華納(北京)音樂娛樂諮詢有限公司曾經發微博,指「作為CoCo的經紀公司,公司不僅有責任不遺餘力為藝人爭取權益、維護藝人聲譽;同時也有義務保護她的隱私,尊重她的選擇。我們將持續關注調查情况並全力配合。」
未知是否受到採取法律行動的消息刺激,星空華文今早在競價時段曾經挾高超過10%,早市曾逆市造好,期後反覆爭持,繼續在招股價26.5元上上落落。有金融界人士分析,由於星空華文主要資產和生財工具共都是手上的IP,《中國好聲音》更是皇牌節目,停播等於沒有了主要收入;加上連鎖反應下其他節目亦有可能遭到質疑,因此企圖透過打官司「翻盤」,可能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不過內地網民似乎不太賣帳,控告聲明曝光之後惹來一面倒批評,炮轟燦星行為「無恥、不要臉」,惡人先告狀,又質疑針對節目的調查尚未完成,不明白燦星為何急於提出訴訟,甚至有人稱對應該被告的一方卻成了提告一方,感到相當震驚。
講開華納,屬於香港主要唱片公司之一,旗下曾經有不少香港樂壇巨星,例如「天皇」郭富城、劉德華、「天后」鄭秀文、葉倩文等,近年亦頗肯揼水捧新人,旗下新世代歌手有MC張天賦、張蔓姿、Gareth. T等。
《好聲音》母企上半年虧損擴大
其實星空華文的節目近年「吸金力」大不如前,當中皇牌節目《中國好聲音》熱潮退卻之下,拖累星空華文的收入持續下跌。根據公司剛剛公布的中期業績,截至今年6月底收入為144.1百萬人民幣,按年下跌21%;淨虧損按年增加至17.2百萬人民幣。公司解釋主要受到去年年底新冠疫情影響,導致23年年度的綜藝節目數量較同期減少。
原本星空華文計劃靠下半年推出《中國好聲音2023》、《這!就是街舞2023》及《蒙面唱將猜猜猜2023》救亡,但皇牌《中國好聲音》未知幾時復播,相信管理層非常「頭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