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5:51 2025-03-26

自去年第四季開始,地緣政治衝突、貿易戰、通脹等危機一浪險過一浪,整個世界因而緊張起來。常言道黃金是資金避難所,市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刺激金價去年飆升兩成七,今年初至上周五再升一成三,跑贏美股標普五百指數和「電子黃金」比特幣。
對不少中國人來說,揸實金較投資黃金ETF等「紙黃金」更安心,本刊發現近月多間金舖和銀行的實金竟頻頻「賣斷市」。有銀行業人士透露,不少身家豐厚的大戶近日不斷大手掃入實金,至令銀行經常無貨賣。
至於金舖,以往金價急跌時,市民才會大舉出動「撈底」,近日卻一反常態,金價越升,越多散戶想揸實金,無論金條或金粒都經常被搶購一空。

美國將於四月二日公布新一輪關稅計劃,因具體細節尚不明確,黃金作為避險資產而受益,上周創下每安士三千○五十七美元歷史新高,延續去年強勢,應驗了投資市場一句名言:「今日高價、明日低價」。
恒生銀行(0011)首席市場策略員溫灼培預測,今年底前金價有望升至三千五百美元,主因是市場對美國的關稅政策以至美元投下不信任票,「美國關稅又收又不收,市場混亂,投資者不信美元,黃金因此成為美元的代替品。 」
現時地緣政治衝突、貿易戰等危機令全世界越來越緊張,不少人都想將資產分散投資減低風險,有需要套現時,黃金就是最好的應急錢,因任何時候賣出黃金都不會蝕大本。
大客入市幾十條起跳
八十後的阿邦一直蠢蠢欲動想買實金,眼見金價升不停,近日終下定決心入市。「環球政治經濟形勢有些亂,加上全球央行都增持黃金, 所以想買黃金保值。不過銀行長期無貨,問了中銀、恒生等都無。」
難怪散戶心癢難耐,事關金價自升破二千美元心理關口後,於二四年初的二千○六十三美元衝上三千美元, 升幅高達百分之四十八,對波幅相對小的黃金來說極為凌厲,屬近年罕見。
由於銀行買賣差額較細,所以不論大戶或散戶都傾向在銀行買賣實金。本刊近月多次致電不同銀行查詢想購買實金,一如阿邦所說絕大部分回覆未有現貨,着記者排隊等候。
等到上星期四, 中銀香港(2388)和永隆終回覆即日可購到一両或五両等實金。一名銀行經理說:「近期銀行好多大客都想買金條,而且一買就是幾十條起跳,單是應付這批大客已經供不應求,一般散戶自然有排等。」
見市場有需求,老牌銀行如恒生和中銀香港即變招迎合投資者口味。早於去年底,中銀香港因應個人客戶的黃金產品交易筆數按年飆升八成,宣布發行全新的九九九九實金產品。中銀香港個金產品副總經理梁淑怡稱,客戶對黃金相關的投資產品需求顯著增加, 將繼續按市場及客戶需要,適時豐富黃金產品。
散戶穩陣愛揸實金
另外,上海商業銀行和招行(3968)旗下招商永隆亦有實金買賣服務,其中上海商業銀行自一○年起開始發行鑄有該行商標的金條,現時提供不同重量的金條,包括一、二和五両,以及加拿大楓葉金幣及澳洲鴻運金幣。
上海商業銀行執行副總裁兼傳統銀行業務主管温偉文說:「隨着金價持續上升,客戶最近買賣實金亦呈上升趨勢,我們發行的黃金產品目前仍能滿足客戶需求,但當個別分行存貨下降時,可能需要提早預訂。」


恒生雖未有增加實金產品,不過去年四月開始將提供實金買賣服務的分行數目由十一間增至十三間,現時提供的實金產品包括「恒生財神千足金條」、「九九九九金條」及「鴻運金幣」等。

像阿邦不願在銀行排隊等候的散戶,唯有轉向金舖掃貨,他在一間金舖的網店買了兩粒半両裝金粒,網上過數後再到門市實體店取貨。記者亦發現,搶實金熱潮已蔓延至金舖,老牌金舖如周生生的網店,售價逾十五萬元的五両金條已售罄多日。


周生生大中華區營運總經理劉克斌坦言,實金短期供應的確較緊張,「金價創新高的消息,刺激部分消費者購買金粒金條保值,而因為保值因素,很多客人都喜歡實金。」
他特別提醒市民買實金不同飾金,前者金舖只收現金,在銀行買賣實金也需要為該銀行戶口持有人,銀行會在戶口內即時扣數。「因為實金的價格比較波動,而且可即時套現,所以一般要求現金交易,除非是『訂價訂貨』,才可以用銀行轉帳進行交易。」


自從○九年美國推出首輪量化寬鬆大印銀紙後,金價短短三年間由每安士八百美元爆升逾一倍,到一一年九月飆升至一千九百二十美元高位,其後於一三至二○ 年間整固, 形成一個長期「大型圓底」後多次嘗試突破一一年高位均無功而還, 直到二三年才成功。
由於金價經過十二年才大翻身,長線突破向上明顯,投資界已認定後市會爆發一波大型上升行情,短期目標二千三百美元,中線目標二千五百美元已先後攻破,豈料長線目標三千美元亦於上星期達標,連不少資深投資者都頗感意外。
美債日圓瑞郎不濟
市場不斷看好金價的理據,包括聯儲局減息、扣減通脹後的實質利率回落、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特朗普政府大打貿易戰、美元強勢告終,以及各國央行都在增加黃金儲備等。傳統上亂世資金會湧入美債、黃金、瑞士法郎及日圓避險,不過市場憂慮美國的財政赤字大升,日圓走勢又偏弱,瑞士法郎本來是避險資產,但瑞士上星期又再減息,因此想分散風險只好買金。
溫灼培進一步解釋金價持續上升的原因:「俄烏事件後,市場驚覺原來美元可以被凍結,就會諗美元作為儲備貨幣有風險,於是分散到黃金,故此二二年後金價開始上升。」其次是美國債務持續攀升,「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上財年利息高達一點一六萬億元美金,數額相等於美國政府每年稅收的四分之一,是一個好嚴重的數字!這亦解釋特朗普為何要四周圍搵錢。」


特朗普為推動聯邦政府「瘦身」成立「政府效率部」,但去年十月至今年二月美國聯邦財政赤字總額達到一點一四七萬億美元,按年大升三成八,溫灼培認為反映財赤並未受控。「美軍上周對也門首都薩那等地的胡塞武裝目標發動新一輪空襲,財赤都未搞好,又開始打仗,打仗要燒錢。當美元在全球地位被削弱,市場就會追捧黃金。」

寧揸實金 不信「紙黃金」?
本港市場上的黃金產品,有實金、紙黃金、黃金ETF等五花八門,其中黃金ETF最受投資青睞。不過特斯拉(TSLA)老闆馬斯克帶領的政府效率部DOGE即將審計美國的黃金儲備,觸發部分投資者憂慮一些標榜可兌換等值實金的黃金ETF,實際
上是否有足夠黃金應付兌換,成為近期實金供不應求的另一可能原因。
光大證券國際環球市場及外匯策略師湯麗鴻稱,因金價持續上升,投資者開始對比實物黃金和E T F等「紙黃金」的分別,「在港最早上市的SPDF金ETF(2840)追蹤倫敦金現貨價格,投資的是期貨,所以不能兌換實金的,惠理推出的價值黃金ETF(3081)買入後可以兌換實物黃金。」四年前惠理創辦人謝清海曾現身香港國際機場貴金屬儲存庫,視察價值黃金ETF存放的約三噸實物金條。
湯麗鴻稱很少投資者持有實金,因在金舖賣出時價差較大,主要會買賣套現容易的黃金ETF。至於銀行推出的紙黃金,「買賣差價大約為百分之○點五,黃金E T F雖然有管理費,但如S P D F 金ETF,買賣差價較低,約百分之○點○九二。」散戶如只想短炒金價,不宜選實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