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靜更深對朗月,朗月清輝亮……月亮光光,月亮光光……」每次聽到這首《天涯孤客》,心頭總會一寒,毛骨一定悚然,陣陣陰風彷彿圍着自己吹拂。
這個星期三,便踏入農曆七月初一,時為盂蘭鬼月,不少露天足球場,都會舉辦盂蘭盛會,搭棚大做神功戲,表面上招呼街坊,在晚飯後多一個消閑節目,背後流傳的故事,卻是讓來自陰間的游魂野鬼,好好娛樂一番,既有香燭享用,又有騷睇,陰陽兩樂。
這個月份,在人流稀少的路邊,昏黃的街燈下,常見一個個蹲下來的身影在燒街衣,點燃起香燭,把金銀衣紙投進冥鏹桶裏,無為布施。
此時此刻,陰陽兩界,像打開了一條普濟眾生的通道,陽間的人所化焚的祭品,能讓幽冥界的亡魂馬上接收,像久旱逢甘霖,多好!多有意思!
記得小時候,會跟媽媽到屋企樓下的街邊燒街衣,她唸唸有詞,不知道在說甚麼,只叫我幫手將一碗碗龍眼和芽菜豆腐排好,然後千叮萬囑我不要撿拾地上的毫子。「好多鬼冇衫著、冇錢用、冇香食,我哋咪幫吓佢哋囉。」潛移默化的家教,我一直記在心。
圈中不少藝人,如汪明荃、黎諾懿等,常生起慈悲心,每年盂蘭節都會不問回報去燒街衣,可謂功德無量。
望着熊熊火光,我想起了多啦A夢的隨意門,把香燭祭品傳送到陰間。我多麼想趁媽媽不為意時,執起一個個硬幣,讓我可以偷偷地買零食,嘻嘻!
在成長片段,聽過不少鬼故,知道燒街衣時,會有大量孤魂野鬼,趁鬼門關大開,走出來哄搶,我總會兜路行,不敢走近,因為怕撞鬼。
後來有了宗教信仰,明白到鬼魂在陰間的苦況,我漸生憐憫之心,總想做一點善事,伸出援手。在每年的盂蘭節,我都會承接媽媽的傳統,在月黑風高的午夜,燒起街衣來。「又不是做壞事,我相信那些孤魂野鬼不會害我的,所以我不會驚。」我不時告訴一些一知半解的朋友。
相傳餓鬼的喉嚨幼如針,根本咽不下任何東西,全年只有捱餓受苦,所以才有芽菜、豆腐和水飯等容易吞嚥的食物作為祭品。
加上有不少孤魂野鬼,死後一直沒人拜祭,香都冇食過一枝,所以燒街衣是向陌生的亡靈布施,幫助他們能享短暫的快樂,當鬼月一過,他們又要返回陰間繼續受苦。
圈中不少藝人,如汪明荃、黎諾懿等,常生起慈悲心,每年盂蘭節都會不問回報去燒街衣,可謂功德無量。
如果你都想大發慈悲, 向孤魂野鬼布施,不妨考慮參加由《東周網》和七仙羽師傅聯乘的「燒街衣體驗夜」活動,詳情請留意《東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