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灣區為紙 繪就三城長卷 | 鄺美雲

四月末的珠江口西岸,海風裏挾着醇香的友誼,在陽江、珠海、香港三座城市間織就一張緊密的網。

香港珠海社團總會這次組織考察陽江,從陽帆豆豉展覽館裏發酵百年的醬香,到木森日用品工廠裏閃耀的科技光芒;從十八子集團菜刀鍛造車間的火花四射,到世界音響博物館裏流轉的聲波藝術,目之所及皆是從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到灣區以外的城市之間,協同發展的生動展現,每一處都讓我深刻感受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協同韻律。

珠海與陽江之間,聯繫深厚。珠海與陽江的對口幫扶模式,實質是灣區城市群「優勢互嵌、短板互補」的縮影。珠海的「科技賦能+開放基因」與陽江的「實業基底+海洋資源」形成「雙螺旋」上升態勢,為灣區其他城市提供了可複製的協作範式。若能以「香港品牌+陽江製造+珠海物流」模式,打造灣區製造業聯合體,讓「灣區智造」成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樣本,亦可以更好地回應當下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令「國貨」可以自強。

當香港的國際視野、珠海的創新基因、陽江的實業精神深度融合,灣區城市可以結合周邊更廣闊的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窗口」。而這一切,都始於我們此刻的「同向而行」。

在木森日用品公司了解新形勢下日用品出口企業的轉型和發展。

香港珠海社團總會執委一行參觀陽帆豆豉展覽館,了解陽江食品加工產業的文化和發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