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術 現代覺醒 | 鄺美雲

特區政府將於年底發佈《中醫藥發展藍圖》,將軍澳香港中醫醫院與科學園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兩大旗艦機構亦有望啟用,香港這座國際都會正將「把脈問診」的傳統智慧,轉化為全球醫療體系的創新方案。中醫藥的科學化與國際化,是中華文明對人類健康事業的時代獻禮。

我始終堅信中醫藥是香港科技創新的重要突破口,而鄺美雲生物醫學與中醫藥創新教授席李銘源教授,一直致力於通過現代生物醫學科學為傳統中藥注入新動力,專注於藥物發現,特別是天然產物和海洋生物的應用,並促進東西方醫學的國際合作,其團隊在中醫藥現代化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令人鼓舞。

香港中醫藥發展的獨特優勢,在於打破「學術-產業-教育」的傳統邊界。在實驗室的學術研究,在市場推動產品商業化,在學校培養醫師,這種跨界生態已結出碩果,可以創造出三位一體的香港模式。

從荷李活道的百年涼茶鋪,到科學園的納米級中藥實驗室,香港正用獨特的中西融合智慧,書寫中醫藥的現代化敘事。讓世界看見,針灸銅人不僅是博物館展品,更是攻克病症的鑰匙;《本草綱目》不單是歷史文獻,更是生物醫藥的創新藍圖。

在這場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中,香港既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更是未來健康的開拓者。

很高興見證李銘源教授履任香港理工大學「鄺美雲生物醫學與中醫藥創新教授」。

日前與李教授一行到橫琴和江門進行中醫藥產業交流,參觀新會國家級非遺陳皮種植基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