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僕加薪惹爭議 關鍵在於一刀切

社會上許多人士對公務員到時到候就循例獲得加薪、以至對整個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都極表不滿。

本年度的公務員薪酬趨勢調查初步結果上周出爐,高、中、低層職位的薪酬趨勢總指標分別百分之五點〇五、百分之五點三五和百分之六點六三,在扣減遞增薪額後的淨指標仍有百分之四點〇一、百分之四點三二和百分之五點四七,當中低層淨指標創一九九八年以來的新高。如政府「照單全收」跟足相關指標為全體公務員加薪,粗略估計每年會增加約七十億元額外薪酬開支,另加近八十億元給予各個資助機構的額外撥款,而且該百多億元是往後每一年都要支付的經常性開支。

不少市民質疑調查結果未能反映市場實況,包括香港經濟在疫後復甦步伐未如理想,樓市股市表現欠佳,港人北上消費成風令到大量食肆及零售店舖倒閉等等。實情是縱使經濟不甚景氣,由於少子化及人口老化加劇,整體勞動力依然緊張,失業率仍維持在等同全民就業的極低水平。幾乎各行各業都在抱怨請不到足夠人手,尤其一些低技術、低學歷要求的工種,僱主往往被逼加薪搶人留人。這某程度解釋了今次調查結果,何以出現低層職位加幅最高的罕見現象。

部分人將調查結果歸咎於政府去年推出「高才通」計劃,質疑大量高收入外來人才拉高了調查涵蓋的大企業的部分職位薪酬。有關說法明顯有違經濟學原則,因為增加勞動力供應應只會壓低工資水平。若沒有「高才通」,可能高中層職位的薪酬趨勢指標還會更高。

也有人認為政府財赤嚴重,今年《預算案》剛宣布會在未來幾年加大發債、加稅開源和削減部門開支,之前還有人討論應否像當年金融風暴般,立法強制全體公務員減薪,沒理由轉過頭來又批准大幅加人工。但正如一些工會人士及經濟學者指出,政府帶頭削支減薪,只會令私人消費市道更差,進一步影響經濟增長和企業僱主的加薪決定。

事實上,不論是政府還是私人企業的經驗都說明,一刀切的凍薪、減薪會嚴重打擊士氣,以至產生「劣幣淘汰良幣」的效果。當真正高質素、表現好、理應得到額外獎勵的員工未獲加薪,可能就會失去工作動力,甚至選擇另謀高就。表現差劣平庸、在市場缺乏競爭力、薪酬與貢獻不成正比的僱員,反而會「賴死唔走」,削弱整個機構的生產力。

這亦是許多社會人士對公務員到時到候就循例獲得加薪、以至對整個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的最大不滿。不論個別部門或員工的表現優劣,以及政府整體工作是否具有成效,全體十多萬公務員都可跟隨私人市場上的成功企業僱員同步調薪。有人提議全體問責官員以至加上首長級公務員全面凍薪,有關做法雖然政治正確,但同樣有欠公允。

政府去年已簡化了將表現持續欠佳的公務員炒魷的機制,但未有進一步檢討現行的「大鑊飯」調薪制度。表現優異的公務員最多只會獲加快升職或象徵式的嘉許,惟升職帶來的「加辛」往往甚於加薪。新加坡政府多年前已引入與公務員績效掛鈎的花紅獎勵制度,香港為何連研究、諮詢都不肯做呢 ?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