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博物館大有可為 | 曾安業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公布,剛過去的農曆新年期間,到訪西九文化區兩間博物館(M+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高峰為年初三,合共超過一萬八千人次到訪;年初二兩間博物館提早於下午四時關閉,但仍錄得共約一萬五千人次入場。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甫踏入龍年就門庭若市,跟其特意展出以「龍」為主題的珍貴藏品有關,吸引了不少市民來「尋龍」搜珍。事實再次證明,只要肯花心思、有亮點,迎合到人們口味,博物館也可以成為潮遊熱點!

不說不知,截至二○二四年二月,香港共有大大小小七十八間不同形式的博物館,其中政府或公營機構轄下有三十八間,非牟利組織有二十一間,屬私營機構的有二十二間,主題不同,卻都風味十足。這些知識文化殿堂中,最「古老」的已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產物,部分更藏身於充滿懷舊色彩的法定古蹟或傳統特色建築之內,而有些則時尚尖端,引領潮流,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面貌。可以說,這些博物館本身就是一件件文物寶貝,矗立在香港這座巨大博物館之內,靜靜地向世人訴說着東方之珠的傳奇和人類文明的豐美。

最近社會上經常討論如何帶旺市道、刺激消費,其實,只要政府進一步加大力度規劃和推廣本港的博物館群,不僅能夠提升訪客量,更會即時帶動周邊甚至整個社區的餐飲、旅館、交通和零售生意,可謂一舉兩得。

在疫後「報復式」外遊等因素推動下,內地去年風風火火掀起一股「博物館熱」,各地博物館一到假日就擠破門檻,不少「網紅」博物館更是一票難求。據國家文物局不完全統計,單單在五一黃金周,全國六千多家博物館共接待遊客超五千萬人次,打破歷史紀錄。「博物館熱」成為新興文化現象,「逛博物館」成為文青生活風尚。香港是世界少數在一千多平方公里內聚集了七十多間博物館的地區,且博物館之間各具特色,如果能夠加以組合、包裝和宣傳,就是一條條具競爭力的文化創意旅遊路線。

香港集中西文化之薈萃,兼百年漁港傳統與國際大都會之特質,且發展出一套全球只此一家的獨有港式風情,發展「博物館經濟」大有可為。最難得的是,這類慕名而來閒逛文物殿堂的旅客,與逼爆紅磡和土瓜灣一帶的團客是截然不同的消費群。我們不用花費巨額公帑大興土木,一座座承載文化知識遺產的寶庫早矗立在港九新界的鬧市之中,若不好好利用,實在有點浪費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