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性化娛樂 │ 楊立門

很久沒在免費頻道追看電視劇了,直至無綫開播《新聞女王》,看劇集預告時已經十分期待,因為這個題材實在吸引,是近年本地影視製作很少或有勇氣觸及的。劇集仍在播映,現在未能總結成績,但肯定是一部編、導、演俱佳,製作認真之作。

《新聞女王》在本地和內地都受到熱捧。

這劇吸引我之處,是因為自從在無綫電視主持時事評論節目以來,自覺跟新聞界沾上了邊,也認識了一批十分認真和專業地做新聞工作的同事。他們工作的場景雖然跟戲劇裏的大有不同,但那種事事求真求準、爭分奪秒、夙夜匪懈工作模式,也可在劇裏SNK的某些員工身上看到。製作團隊對新聞工作的宗旨、理念和操作,顯然下過點苦工。儘管編導為了戲劇性的需要,把大部分劇中人描繪成利慾薰心和滿腔仇恨的人,但他們的對話都有一定水平,唇槍舌劍中用上了很多新聞工作者的大道理,對觀眾來說是一種較為「智性」(intellectual) 的娛樂。這劇在本地和內地受到熱捧,證明兩地觀眾的口味開始成熟,這是好事。

令我覺得有點欷歔的是,劇集描寫的新聞生態,在香港已不復存在,又或者說未曾存在過。以傳媒和新聞機構作為題材的外國影視製作(飾演家妍的李施嬅說她喜歡看Netflix The Newsroom),因為在一些國家,新聞和資訊是個大行業,新聞製作因為關注的人多,有很高商業價值,因而出色的新聞從業員,尤其那些名嘴主播,知名度和收入媲美大牌明星,聽說英國廣播電台最受歡迎的主持人,年薪過百萬英鎊。在那些國家,新聞機構之間的競爭很大,為了爭奪收視而各出奇謀,行內甚至機構內的鬥爭每每比新聞本身更引人入勝。這些國家的新聞自由度十分高,雖然西方謀體在有關國家安全等大是大非也會跟隨國家主旋律而自我審查 (例如反中反俄等),但因為一直奉行政黨政治,不同黨派互相攻訐和互揭瘡疤無日無之,題材日日新鮮,可說是新聞工作者的樂園。

回看香港,九七回歸前後也曾出現過一些知名的KOL,當時稱為名嘴的,正值民主意識開始氾濫,在電台和電視台擁有大量聽眾觀眾,拿頗高的報酬。記得那年代的鄭經翰被冠以「十點前特首」之名,可知影響力有多大。連官辦的香港電台也以新聞自由為名而製作專柴政府台的節目。我絕不懷緬那個年代,因為傳媒這種「第四權」被人廣泛地濫用,已被證明對社會沒有好處。但在今天的香港,新聞業並非賺錢的行業,以電視新聞台來說,並不存在足以促使行業進步的競爭。香港今天的主旋律是「以和為貴」,一些敏感題目即使不涉國安,還是不要亂碰為妙。對某些新聞從業員來說挑戰性可能減弱了,但我同意這態度在目前有其必要,也相信將來會有所改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