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就是想發脾氣 | 陳韻如

清明節在每年四月四至六日之間,它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更是一個象徵春回大地的節氣。肝氣應於春,亦會隨之升發。每到這個時節,人的情緒會較平日浮躁易怒,變得想「發脾氣」了。

關於「發脾氣」的說法,雖然沒有明確的典故,但有一種解釋是基於肝與脾的關係。根據五行相剋理論,肝剋脾土,而肝在志為怒。因此,當人們發洩怒氣時,其實是為了疏通被肝壓制的脾氣,因而稱之為「發脾氣」。但不管是「發脾氣」還是「發肝氣」,怒氣的確與肝和脾密切相關。

在春季,肝氣自然升發。如果肝氣過於亢盛或肝氣鬱滯化火,可能會導致心煩易怒、失眠、頭痛、甚至血壓飆升等問題。如果肝鬱犯脾,則易導致悶悶不樂、疲乏、納呆等問題。因此,春季應以疏肝理氣為主,健運脾胃為輔。日常可以用玫瑰花和陳皮熱水焗服,或通過按壓一些穴位(如太沖、內關、足三里)來幫助疏肝健脾。另外,飯後建議多散步,呼吸新鮮空氣,以調暢情志。

儘管春天容易讓人想要「發脾氣」,但保持心情舒暢、緩解壓力才是養生的關鍵。人際關係的和諧也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幫助,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迎接春天的生機與活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