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薯在當代是廣受喜愛的健康食物之一,世界上不同地區出產的番薯各有其獨特口感與香甜味。番薯在很多老一輩的潮汕人眼中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原因是在他們那個年代每天吃到最多的就是番薯。
番薯據說是明朝萬歷年間由福建傳到潮汕地區,番薯產量高,既解決了那個時代糧食短缺問題,也慢慢形成了潮汕人除了大米以外的另一種主食,據史料記載,潮汕人口在此期間快速的增長。
潮汕人每年將過剩的番薯清洗曬乾,磨成粉存起,之後便誕生了很多形形式式潮汕特色小吃,其中一款便是「無米粿」,粿是世界上所有潮汕人都熟悉的食品,時年八節、拜神祭祀都離不開它,「粿」是粘米粉或糯米搓成皮包餡而成,而「無米粿」是巧婦用番薯粉做成皮的無米之炊。
「鷓鴣燕窩粥」,這道無米粥最先出自清末的順德滋補湯羹,經改良先後流行於澳門、香港,並獲「玉液瓊漿」的美譽。
現在有些人對於食燕窩有點抗拒,今期分享另一個「無米粥」的版本給大家。說明一下,這個版本非我原創,但有我的意見加入。
材料有:鷓鴣、淮山、火腿、中芹、白鴿蛋、雞湯、薑和蔥。
做法:將鷓鴣起肉去筋剁成蓉,再加少許生粉和白鴿蛋黃撈勻略醃備用,鷓鴣殼、薑蔥、適量紹興酒放入雞湯隔水蒸一個半鐘,隔起湯渣,淮山(要足夠多才好)剁幼後放入鷓鴣湯煮滾放調味料,再放入鷓鴣蓉攪散,最後才倒入白鴿蛋白攪勻便可起鑊,食用時可另加芹菜粒和火腿蓉增味。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