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的相遇相知 | 趙麗如

我一直因為是三個小朋友的母親,再加工作,很少出席小學、中學及大學同學飯聚。每一班也總有熱心同學,經常安排飯局,讓大家碰面,很窩心。

最近,我出席了一個大學同學聚會,大家畢業幾十年,有緣吃飯相聚,難得。「飯聚」,以音「犯罪」這種叫法應該「好out」,但大家總歸某一個年代,樂此不疲或隨手拈來,又成立一個「飯聚」群組,方便約食飯。

飯局人數不多,有些同學,我可能幾十年沒有見面,同枱食飯,腦海滿是大家當年上課的樣子,像減肥前減肥後,或用人工智能製造年輕及老年的樣子那樣,很有趣。

大家隨意點菜,只是加了例如「少炸、少油、少甜」等口頭落單指示,食物不是主角,主打是交換自己及其他同學的近況,互相問候、交流旅遊、保健、養生心得等,很溫暖。

甲在談種花、養花;乙分享兒子到外國讀書情況;丙在談及工作及義務工作的挑戰;丁談旅行經歷。如何保持身、心健康,是焦點。

腦海又出現當年班上誰跟誰在作口頭報告、誰在「走堂」、誰是誰的前度、現在誰和誰仍然在一起,應該可以白頭偕老。

有人說過:五十歲後的人生,基本安定下來,大家的職業、家庭、愛情等各方面大致已經定下來,不用再競爭;加上人也學「精」了,人生智慧隨着年紀增加,說話、語氣、談吐等各方面,也會散發涵養。人生也到了話不投機,不要浪費時間的灑脫階段,是彼此交朋友最舒服的階段。

原來,在幾十年的人生中,可以在大家的人生軌跡相遇,再繼續相遇,是一種幸福,多謝大家互相珍惜,一起變成銀髮族。

和舊同學聚舊,總會提及養花和多吃菜的養生話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