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在寺院裏,與眾人一同度過跨年夜,或許少了些熱鬧喧囂的氛圍,多了份莊嚴寧靜。在闌珊燈火下,看見親朋好友們的扶疏人影,依舊動人讚嘆,或為祈福,或為享受這一段一年一度的獨特時光。究竟跨年該如何度過,每個人內心中都有多種不同的解答,在台灣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則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跨年活動,聚集了3,000多人,以淚水迎接新年的到來。
這場「一邊哭(一邊看電影)一邊跨年」活動,靈感源自蔡明亮導演30年前的電影《愛情萬歲》。其中最為經典的一幕,是女主角在大安森林公園露天劇場長椅上,連續痛哭7分鐘的場景。所以活動除了有電影的放映,也邀請大家一起以哭泣方式跨年。
哭泣,雖常被視為脆弱的表現,但在這個特別的時刻,哭泣更是一種情感的釋放,一種告別與重生的儀式。在喧囂的跨年慶典中,為那些需要療癒與慰藉的心靈,帶來獨特的時空。有人哭着釋放一年的壓力,有人在淚水與笑聲中與陌生人建立聯繫,分享彼此的故事,互相扶持。
這樣的做法,讓人們不再只是面對新年的期待,還能在情感的交織中,帶走過去的種種。正如弘一法師李叔同於臨終之前,留下「悲欣交集」的箴言,在情感的交雜之間,更能體現出對於生命的自在態度,以及人生的真諦。悲與欣是相互交融,在淚水與笑聲之間,尋求一種更深刻的身心平衡,這不僅是對過去的告別,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在熱鬧的跨年慶祝活動中,我們往往忽略了那些感到孤獨、沮喪、甚至迷惘的人們。「邊哭邊跨年」的活動,觸碰了現代人普遍的情緒焦慮,重新意識到情感釋放的重要。哭泣也傳達出一種包容性,提醒你我在新年到來之際,允許自己悲傷,也是自我接納、放下的方式。當情緒得以釋放,才能夠以更輕盈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挑戰。無論新年帶來的是甚麼,期待都能以平和的心境,去迎接每一個新的開始。
《悲欣交集》,弘一法師,1942年。
一邊哭(一邊看電影)一邊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