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w-plus-static.hkhl.hk/prod/image/2024/12/487503924e1146bd88b3ff6522c2dfb0.png)
本地設計界的年度的盛事——DesignInspire,在這3天 (12月5日至7日) 在灣仔會展舉行。今年主題為「Design for a Better Tomorrow」 (設想生活 開創未來),場內特設了「Future Archive」展區,由14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及藝術家合作進行,以「未來視角」重新解構香港設計。
七個創意組合中,令人期待的合作包括:殿堂級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與90後版畫家兼紋身師李寧的合作;手寫小巴牌師傅麥錦生與手繪招牌畫家Katol的搭檔;建築設計大師梁志天與多媒體藝術家張瀚謙攜手合作的聲光建築;陶瓷藝術家曾章成與雕塑新星章柱基合作,以流動的形態和細膩的細節;蕭炳強 x 周健龍:木工技藝的傳承與再造;手錶設計師Joe Kwan與怪誕風格年輕藝術家RAM2的聯手創作及胡智楷 x Start From Zero:霓虹燈與木工的創意火花。這些作品將讓新世代設計師與大師之間展開精彩的對話,究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靳埭強 x 李寧:傳統水墨遇上現代紋樣
將水墨與現代紋理結合,打造出前所未見的視覺衝擊,將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結合。
麥錦生 x Katol
紅Van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手寫小巴牌師傅麥錦生與招牌畫家Katol合作,在1:1比例紅Van車頭上書寫「美好未來」,用懷舊的字體藝術訴說香港設計的故事。
陶瓷藝術家曾章成與雕塑新星章柱基合作,以流動的形態和細膩的細節
Steve Leung x Chris Cheung/XPLOR:建築設計師梁志天與多媒體藝術家張瀚謙攜手合作,運用聲光效果和空間設計,營造出沉浸式體驗,探索建築藝術的未來方向。
胡智楷 x Start From Zero:霓虹燈與木工的創意火花
在科技藝術互動區n,水彩藝術家皮忠與視覺藝術家moon.noon,運用藝術科技,打造沉浸式體驗。採用了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符號,包括璀璨奪目的霓虹招牌、穿梭街頭的電車與小巴,以至地道美食菠蘿包等,讓大家置身水彩藝術中。
視覺藝術家moon.noon利用在香港街頭收集的光學、聲音數據及香港街燈元素,分別打造成兩個互動裝置。
而這次展覽中,也可看到本地藝術家「又一山人」黃炳培(Stanley Wong)。他的「紅白藍」系列作品將地道元素融入設計中,獲得國際認同,並強調設計師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的責任。
平面及品牌設計師蔡楚堅(Sandy Choi)的作品。Sandy從事設計、廣告和藝術已超過30年,他強調設計的靈感來自生活,並認為香港的設計特色在於包羅萬有,融合了不同文化的元素。
紡織設計師吳燕玲(Elaine Yan Ling Ng)也將分享她的創新理念。她在2014年成立了工作室「The Fabrick Lab」,致力於結合科技與設計,探索廢棄物料的新用途,賦予它們全新的價值。吳燕玲常到訪不同品牌的工廠,研究如何在生產過程中減少廢棄物料及減低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這次DesignInspire展覽,不僅是一場展示,更是一場與亞洲設計界的對話。我們期待這場對話能為設計師與大眾帶來更多可持續發展的靈感,為未來注入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