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的清醒夢:聯展「The Weight of Stillness」 │ 林靖風

水流斷續地傾瀉下來,在出水量最大的時候會變成了白色,再濺到洗手盆的各處。我調整着水龍頭直到水柱回復清澈,一種似是靜止的狀態。我把右手食指和拇指屈曲成一個馬蹄鐵的形狀靠近水柱,將水流置於兩指之間的空隙。當兩指的指尖湊合在一起的時候,再把手指所形成的圓圈在水柱上下移動,彷彿就像那一個電流迷宮的遊戲一般。我偶爾想要把手指的圈縮小,讓水流在手背上竄動。

在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畫廊舉辦的聯展「The Weight of Stillness」,集結了藝術家蔡雅思、支皓霆、耿傑生、雷恩兒、凌慧珊、麥珮琪及王潔雯,以個人經歷及以生活細節為主題的作品,讓觀賞者在熙攘都會中,尋覓一個屬於自己的靜謐時刻。

展覽中的作品都不約而同地出現了水的自然意象,譬如支皓霆《你說妳捨不得吃掉這一種感覺》的水窪、凌慧珊《無形》的水上船舶及王潔雯《Through the veil of rain》系列中的窗外雨點,彷彿對比着運用了擁有既定形象的物件為主體的作品如蔡雅思《09:17》的行車天橋與的士、雷恩兒《金蟾脫殼》系列中的魔術道具及麥珮琪《緣聚》的手推車,耿傑生的木材動力裝置則成為了自然與人造之間的連繫。

人們總是觀看着在車窗上,那雨點與雨點之間的競賽,就只是在想像它們哪一顆會先落在窗户的縫間。小時候流下的淚水是透明的,長大後流下的淚水是黑色的。小時候落下的淚水是清澈的,長大後落下的眼淚是渾濁的。小時候的眼淚總是伴隨着大喊的,我們想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受傷了。長大後的眼淚都只會是偷泣,我們都會假裝臉上並沒有淚痕。

人們都善於把自己的習慣和情緒邏輯化,不可否定的是大部分的事情其實都是有跡可尋的。在大多的時候,那一道不變的「因為—所以」的因果定律,都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是人類從來就不只是滿足於一種因果。「你為甚麼會愛我?」「因為我愛你。」「例如呢?」「就只是因為我愛你。」「可是總會有一個原因吧?」「原因就是因為我愛你。」人們認為所有事情都存在着一個邏輯,但是在大多時候就單純地是一種感覺而已。感覺是抽象的,若是把它具象化就會失去了其中的本質。

「The Weight of Stillness」

日期:即日至12月14日

時間:上午10時-下午6時30分(星期一至星期六)

地點: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香港上環荷李活道248號地下

麥珮琪作品(2024年、左起)《緣滅》、《緣聚》、《緣起》及《緣夢》。

王潔雯作品(2024年、左起)《Through the veil of rain No.1》及《Through the veil of rain No.2》。

蔡雅思作品(2024年、左起)《18_38》、《18_33》、《20_49》、《09_17》及《16_37》。

雷恩兒作品(2024年、左起)《金蟾脫殼 II》、《金蟾脫殼 I》、《穿透無效》及《說明書 lll》。

更多文章